第785章 头铁少卿(2 / 3)

也正是这些人,心里十分清楚,韩佑是突然跑去南地的,所以才将工律交给了刑部操办。

还是这些人,他们十分笃定,工律不是韩佑想要的全部,这家伙还会继续折腾,无休止的折腾下去。

从南地回来的消息也无一不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南地的确有不少世家和周天凤私下里接触过,清洁程度不一。

结果韩佑来了个一刀切,但凡已经谋反的,准备谋反的,想要谋反的,全部抄家全部抓。

这才是让世家和官员们愤怒的缘故,已经谋反的,抓了就抓了。

问题是准备谋反的,他们不是还没谋反吗。

最过分的是,想要谋反的,人家只是想想,连这都抓?

如果问世家、官员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那么一定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

出门在外,谁看他一眼,眼神不好,哎呀我去,你看我啥意思,不服是不是,今天敢不服,明天敢行刺我,抓了,统统抓了,将威胁扼杀于摇篮之中。

那么如果他们出门在外,看谁不顺眼,噗嗤噗嗤攮人家两刀,那么就会说,我只是捅他两刀,没想杀他啊,要杀他我就用**炸死他了,不会用刀啊,抛开事实不谈,他被我捅两刀难道他就没有错吗?

世家,以及出自世家的官员们,认为自己是有特权的,韩佑却不将这种特权当回事,所以无疑是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在南地,敢如此对待他们的“同行”们。

那么一旦回到京中,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今的京中,哪里都是“骂韩”之声。

这段时间以来,远在南地的韩佑也极为配合,今天放番蛮入关,明天马家弄了几千匹战马送过去,后天南地哪个官员又上书请辞说仪刀营的军伍去他们府中爬墙眼如何如何的。

人家是恨不得将破绽隐藏起来,深怕别人趁虚而入。

韩佑就如同恨不得满身破腚,深怕别人无孔不可入。

议政殿中,第一封弹劾韩佑的奏折,终于出现了。

弹劾韩佑的人叫做齐叔平,太常寺少卿。

兴德元年后,三省制推行,朝堂换了一次血,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三位尚书成了三省大佬,下面的人员调动也比较密集

,更不要说门下省侍中赵泰为了上位着实搞了一批中层官员。

不少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随着天子坐稳龙椅,肯定要将不少前朝老臣换掉的。

有一些背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