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何乐不为(2 / 3)

看的出来,老爹是打心眼里认为京中收税这事谁摊上谁倒霉,哪怕是天潢贵胄。

韩佑只能好生安抚了一番,这才将瞎担心的老爹送回了卧房。

回到了后花园,饥肠辘辘的韩佑让王山端来些饭食,一边吃,一边请教着关于税银的问题。

大周的税无非就是商税农税占大头,其他州府以农税为主,京中则是商税。

商税的税额比较高,征收额度达到了十分之一。

要是其他各州府的商贾,面对如此高额的税银肯定是叫苦不迭,可也没办法,士、农、工、商,商贾最是受人鄙夷。

但是在京中商贾却很滋润,羊毛出在羊身上,别说十分之一,就是五分之一都没问题,你收的高,我卖的贵就完事了呗,朝廷宰我,我就宰百姓,完美。

大周一年征收四次商税,每季一次,都是下一季第一个月征收,主要以收税银为主,各地州府也可用谷物、布匹等物相抵上缴税银。

京中商税就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这已经不是偷税漏税的事了,商贾交税就是意思意思,给你点得了,要啥自行车啊。筆趣庫

前朝就出现过这样的事儿,天子要查税,细查、严查、狠查,结果呢,商贾都跑了,大量的铺面关张,你不是收税吗,老子不干了,爱咋咋地。

这就导致了京中各项货物物资短缺,影响的还是百姓。

要说这事没有京中世家官员操控,**都不信,可前朝天子也没办法,牵扯的太广了,真要是施雷霆手段,大家撕破脸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之后户部征收京中商税也是得过且过,反正有京兆府背黑锅,大家互相卖个面子,心照不宣。

哪怕是新君登基了,眼看到了夏季,京中春季商税还是那个鸟样,就收上来不到五万贯。

这哪是五万贯啊,这就是大嘴巴子,朝着天子的大脸正反面抡圆了胳膊扇。

要知道即便是前朝末代皇帝搞的江山社稷不稳时,京中商税也收上来了差不多八万贯。

咋的,你周恪当皇帝了,还不如你前任,那你当鸡毛皇帝?

所以说,京中收商税就是个鬼神退避的活,谁沾谁死。

从目前来看,韩佑接了这个差事无非三个结局。

要么,得罪官员与世家。

要么,让皇帝失望。

要么,让皇帝失望的同时还得罪了世家与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