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故事(2 / 3)

不,是极大的不同。”

韩佑止住脚步,蹲下身正色问道:“朝臣们描绘的京中百姓,又是什么样的?”

“安居乐业,怡然自得。”

韩佑眼底掠过一抹异色:“朝中的大人们,都是这么说的?”

“至少…至少礼部的那些官员是如此说的。”

“哦,这样啊。”

韩佑站起身,拍了拍周衍的小肩膀问道:“你知道礼部官员和猪的区别吗?”

周衍摇了摇头:“不知。”

“我也不知道。”

周衍愣了一下,紧接着嘿嘿直笑。

韩佑却笑不出来。

他不知道六部九寺的具体职责,更不知道礼部到底是负责什么的,只知道今天去了北市,热闹归热闹,可九成九的人都是行色匆匆。

从这些百姓的身上,他看到了忙碌,看到了奔波,看到了麻木,也看到了认命,唯独,没有看到安居乐业与怡然自得。

“可礼部在六部之中,若论权柄,仅于吏部之下。”

周衍不解的问道:“我以为,礼部最是了解百姓,朝议时父皇提及百姓,必会询问礼部,其他臣子提及百姓,礼部亦是叫的最响。”

韩佑耸了耸肩:“如果叫的响有用,驴早就统治世界了。”

“你讲话甚是有趣,偶有粗鄙之言,细想之下,又觉颇有深意,只是很多话,我听不懂。”

韩佑干笑一声,没解释。

这和讲话习惯以及是否适应现在的环境没多大关系,只是他不愿意改罢了。wwω.ЪiqíΚù.ИěT

他怕有一天彻底融入了大周朝,彻底融入了古代,与古人丝毫区别没有时,会忘了自己究竟从哪里来。

想要改变环境,必先适应环境,可很多时候,适应了,融入了,却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所以韩佑并不想完全适应。

刚要继续朝着泰隆坊走,周衍面色一变,苦着小脸说道:“你走吧,侍卫寻我了,我独自回去,免得连累你。”

只见南市与泰隆坊牌坊之下,二十余名身穿甲胄腰挎长刀的侍卫正在四下张望,不少人从临街店铺中询问着。

“行吧,那你自己回去,不要和别人说咱们今天去了北市和香来阁。”

“嗯。”周衍重重的点了点头:“莫要忘了你答应我的,助我做贤王。”

“知道了,等我将我爹的事搞清楚了,我去王府找你。”

韩佑刚要将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