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章,葡萄干与雪仗(2 / 3)

应栗栗和两位师兄分别去两座学堂看了看。

建筑是临时改的,宽敞有余,景色不足。

这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男子学堂那边为青山学堂,很是热闹。

女子学堂这边为翠园学堂,来报名的寥寥。

不过这样也很好了。

有些事需要循序渐进。

只有尝到了好处,百姓们才会行动。

而不是靠着三两句话就能让他们改变想法的。

纵然当时迫于应栗栗等人的“官威”,事后仍旧会反悔。

入秋。

当初那几位老丈找到了州府。

高兴的说,那些从西域带来的植物,种活了。

虽然前期以了解其特性而糟蹋了越有三分之一,好歹是活下了大半。

应栗栗等人跟去,看到那葱郁长势极好的果蔬,甚为满意。

旁边的州府司农官跟在旁边,将老人的一些栽培经验记录下来,到时候好普及。

老丈们群情激动,也顾不得藏着掖着,叽里呱啦的将栽培的问题和经验,说了个痛快。

应栗栗道:“等到结果后,可以搭建晾房,将这些葡萄晒制成葡萄干。

老汉不太懂。

干啥要晒干?

应栗栗解释道,这样是为了更少的运输,晒干的葡萄干可以保存很久,至少一年到一年半。

而且晒干的葡萄干更甜,价格也会更高。

这样就可以运输到大昭的各大州府,让当地百姓增加收入。

应栗栗道:“晾房是什么样子的,我只明白一个大概,具体如何,还要靠你们这些经验丰富的老丈们多多琢磨。”

老丈一听,那是责任感爆棚。

拍着胸脯子保证,一定不会让将军失望的。

并且说,等到葡萄干真的成功了,必定最先送给她先尝尝。

应栗栗含笑应下。

同时还有蜜瓜等作物。

作为城市姑娘,应栗栗对这些东西何时种植,何时收获,那是一知半解。

但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却能通过观察它们的特性,了解的七七八八。

不得不说,这才是真正的行行出状元。

有了新的作物,除了当地百姓,最高兴的当属王知府了。

很快和老丈们聊起了土地租赁的事情。

租赁前三年免地租,从第四年开始收,而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