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考核(2 / 3)

突出功劳和政绩,只是叙述地说出来。x33

因为皇爷爷一眼就能看穿,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在其中,太过夸张,会适得其反,倒不如真真实实的。

这就急得那些文官,不断地打眼色。

那些夸张的复述,他们早就和朱允炆商量过,哪曾想朱允炆并不那样去说。

朱元璋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孙儿,还是个实在的人。

和以前一样,不会说谎骗皇爷爷。

等到朱允炆说完了,朱元璋赞叹道:“好!允炆理政,有条不紊,做事平稳,政绩明显,做的都是民生,为的是百姓,做得很好,退朝之后,咱有重赏。接下来的两年,你也不能懈怠,继续努力。”

“多谢皇爷爷!”

朱允炆拜道。

这已经是对于平平无奇政绩,最高的评价。

就算夸张化地去描述,最后得到的评价,差不多也是这样。

那些文臣舒了口气,这个评价他们满意了,还有陛下的赏赐,说明陛下很认可朱允炆。

“允熥!”

朱元璋又道:“接下来,你来说一说吧!”

朱允熥就在应天,做了什么,都避不开朱元璋的耳目。

本来也没啥好说的,但是也要走个流程,让其他大臣看看都做了什么。

“孙儿一开始是在河套。”

朱允熥很无奈,可以想象垫底的肯定是自己,又道:“在舅姥爷蓝玉的帮助之下,立了一下军功,后来回京,在六合县做了一些事情,但都是些小事,远比不上大哥……”

六合县就在应天府下面。

在天子脚下,能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基本是没有。

就算有,锦衣卫也都解决了。

朱允熥回来之后,需要治理的事情不多,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治疗,现在汇报了,内容干巴巴的。

那些文臣听着,心里在暗笑,但当然不敢笑出来,否则老朱有他们好看。

那些淮西勋贵看到这里,感到很无奈。

他们一群武夫,去打仗还行,但是治理一个县,实在给不了太多的帮助,如果在河套,怎么打仗,如何去打等等,都能帮朱允熥规划得完完整整。

好在朱允熥本就不想争夺什么,只是来陪跑的,有没有功劳,以及功劳多不多,都没所谓。x33

“皇爷爷,孙儿就这些了。”

朱允熥把一些鸡毛蒜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