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三杨之一,杨士奇(2 / 3)

过来跟朱炫混,把朱允炆对朱炫的仇恨,直接拉满了,不过现在的朱允炆,低调得不能再低调。

朱炫也不再算计朱允炆,猛虎下山这笔账,先记在小本本里,他现在还小,将来再慢慢算清楚。

散学之后,他又跑去找皇爷爷。

在谨身殿,陪皇爷爷吃了顿晚饭,再回去码字。

这样的时间,很快又过了好几天。

吴贞拜托严冠进宫告诉朱炫,就说想见一见他,选出了第一批来投稿的稿子,想请他去审阅一遍。x33

既然这样,朱炫就请了一天假,到书屋看看。

“小皇孙!”

吴贞起来一礼,便把那些书稿拿出来。

朱炫不太懂审稿,不清楚哪些符合市场要求,只会看这些故事好不好看,简单地看了一遍,感觉书稿都挺不错,但是否真的可以,又不太会判断。

“这些书稿,有多少份可以签约?”

看到最后,朱炫问道。

吴贞从里面,抽出了五份稿子,道:“只有这些可以,剩下的故事太老套了,不太适合现在读者的口味,又或者和其他故事书,有太多雷同的地方。”

这么一听,朱炫就懂了。

其他那些看起来虽然还行,但不适合市场,或者是抄袭的,吴贞真不愧是现在畅销小说的大作家,阅读量也丰富,一眼就能看出来什么合适。

“二十叔暂时不在,应不应该签约,你比我更懂,你来全权拿主意,如果可以,就约作者回来谈一谈合约。”朱炫道。

“多谢小皇孙的信任!”

吴贞很是感激,随后又拿出一份书稿,放在朱炫面前,道:“这位作者写的故事,剧情也是不错,但针砭时弊,我担心写太过了,印刷出版,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

“我看看。”

朱炫翻看一会这份稿子。

写的确实还行,故事里的主角,还是个知县,但一开篇就来了一个贪污大案,短短一万多字里面,又融合了不少的时政评论。

这个作者的立意和角度,都很不错,评论十分到位,对大明朝政肯定有一定见解。

就是尺度比较大。

放在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就是网文里面的官场文。

如果印刷发行,很容易让皇爷爷生气。

朱炫看完便说道:“这本书肯定不能签,我还不想我们大明书屋,开业没多久就倒闭了,不过这位作者,笔力不错,对时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