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科技陷阱!(2 / 3)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3130 字 3个月前

“咚!”一道沉闷而包含力量的金属撞击声传出,火红钢锭顷刻间变形,两名锻工一前一后,手持铁钳翻转钢锭。

整个锻压过程必须将长方形钢钉,锻成近圆形状,重新加热后方可轧制。

“这个人工锻压机是谁设计的?”庄前鼎好奇地看着车间内这台特别像路易十六断头台的锻压机,问道。

“官田总兵工厂时期李强设计的,但由于长征,当时无法使用,前不久我们找到了这台人工锻压机的设计图,才把它造出来。”陈康笑着回应道:“庄教授,您觉得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只以人工驱动,这台锻压机臻至完美,若我改进,只能改成电驱,增设一组传动装置使之扭矩放大二十倍,带动一吨级滑块,增加锻压效率。”

庄前鼎回应道:“不过太过耗费时间和成本,加之德制空气锤马上抵达根据地,没有改进必要。”

可以改进,但没必要。

如果没有德制机械加工设备的话,那么改造这台人工锻压机倒没问题。

“咚!咚!咚!”

车间内金属滑块与高温钢锭撞击的声音接连不断,似如高山流水般清脆悦耳,又如巍峨山脉之雄浑有力,半小时后,经过上百次锻打的钢锭已趋近近圆柱体形状,锻工将其送入火炉重新加热。

由于工业版本仅限0.2,缺乏温度计,无法精准测量钢锭温度,温度最终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只能凭借感觉。

这种感觉就是工人们感觉温度可以的感觉——目测一万摄氏度以下,一千摄氏度左右。

待近圆柱体钢锭呈黄色,锻工便感觉温度八九不离十,将其取出,送到担任粗轧工序的第一台二棍斜轧机内。

一切,准备就绪。

“报告,轧制工作已准备就绪,请指示!”电炉钢厂厂长见状,立即向陈康举手敬礼。

陈康举手回礼:“按计划进行。”ъΙQǐkU.йEτ

两台二棍斜轧机已经调试完毕,庄教授为电炉钢厂亲自培训一批轧工,编撰相关生产规定,这次轧制属于首次轧制试验,一旦成功,便进入试生产环节。

“是!”厂长转身离去。

“教授,要开始了。”陈康看着即将开始的轧制试验,心中有些期待。

从电炉钢厂角度出发,首次轧制试验成功意味着电炉钢厂具备无缝钢管制造能力,比起以前只能浇铸钢锭的情况,可谓历史性的突破。

站在兵工厂角度,首次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