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答应,还是拒绝?(2 / 3)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174 字 8个月前

在延城进行。

而这,也就意味着加入氧吹炉项目的庄前鼎教授,必须前往延城,不管过程如何,本质上都是在为组织工作。

“我知道了……余生,让我考虑一下,最迟后天上午,我会给你答复。”庄前鼎点了点头,回应道。

“好的,学生先回去了。”听到这个回答,余华并没有任何意外,轻声道别,言语满是尊敬之意。

话落,缓缓离去。

庄教授的考虑无可厚非,毕竟如此重要的事情,绝非三言两语就能作出决定。

在如今自己已经表明身份和选择的情况下,对庄前鼎教授来说,加入空分设备和氧吹炉项目,就等同于另类的跳槽,从教书育人的学校进入一线科研环境,这对任何一名教授来说都是值得慎重考虑的事情。

因为,研究地点是在科研环境极其落后的延城。

延城有什么科研环境吗?

有。

但相比拥有全国顶级研究设备的清华园来说,几乎为零。

整座延城,没有一座符合正常要求的实验室,客观上存在研究环境薄弱的问题,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匮乏。wap.bΙQμGètν.net

面对这个情况,任何教授都得掂量一二。

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主观因素,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学教授和学者,并不认同组织的理念与思想,依旧视南京为正统。

幸运的是,经过一番交谈下来,庄前鼎对组织并没有出现喊打喊杀的情况,冷静且理性,类似中立。

能中立,这就够了,余华可不会奢求太多。

只搞技术,不搞运动,这是前提。

“今天收获还是很多的,压缩结构的问题已经解决,此外,防弹衣可以纳入武器装备生产的范畴,实用性强,技术难度不高。”余华返回核物理实验室的路上,脑海默默思索总结,回头看了一眼机械馆,眼中露出一抹期望:“最后,希望庄教授能加入氧吹炉项目吧。”

只要庄教授答应加入,余华就有办法把庄教授这位顶级理工全才彻底留在根据地,空分设备为氧吹炉提供物质基础,氧吹炉为电渣重熔提供物质基础,电渣重熔为105毫米榴弹炮及一系列军事装备提供物质基础。

余华相信这些研究项目对庄教授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没有多想,整个人快步而行,往实验室而去,距离卢沟桥事变还剩几天时间,他必须尽快完成工业级空分设备的理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