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占据信息先机!(2 / 3)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103 字 8个月前

只要蓝衣社那边不泄露,那就好办。

所幸,蓝衣社特务处并非犹如大筛子般的国民**,保密性还过得去。

很快,两本基于红密体系的密码本装订完毕,这是由草稿纸构成的密码本。

基于日语广岛方言,余华总共制定了两本密码本,一本涵盖军事领域,一本涵盖外交领域,专业词语各有不同。

得益于身为语言天才的先生陆安瑜,余华这段时间日语水平突飞猛进,每天都有不同的线性上升变化趋势,对于日语和日本文化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同脑海之中储存的前世记忆相互融合。

整个人比以往懂了很多东西,例如卢沟桥事变爆发前的日军调动和组成、编制……

中华驻屯军司令官信息,新京关东军司令官和参谋长信息,

日军为什么要选择卢沟桥为进攻方向,

卢沟桥事变爆发前中华驻屯军的态度和军事部署,

日军对宋哲元实行的战略欺骗……

亲自参与,了解更多。

这些东西,是他前世没有想到和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以前他只知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卢沟桥事变,至于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有谁知道?

没人。

后世历史,对于日军为什么要选择卢沟桥等此类事情基本一笔概括,那就是——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当然,不可否认,后世很多人并不关心日军为什么要选择卢沟桥,更多时候,甚至都不会想这个问题。

嗯,这其中便包括曾经的他。

如今,在学习之中已经养成‘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态度的余华,对于这些事情倒愈发非常感兴趣起来。

“了解越多,才能知道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东西,才能知道……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够获得胜利,是多么的不易,加油,余华。”

余华心中默默想着,紧接着,目光透出一抹坚定色彩,拿着装订好的两本密码本,向华罗庚说道:“教授,密码本装订好了。”

伴随着两本密码本整理完毕,红密破译彻底结束,宣告成功。

参与到这项不为人知的工作之中,余华收获很多。

往小了说,他获取破译密码工作的珍贵经验,积累了常人无法企及的知识。

往大了说,他得到了心中满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若论杀十个鬼子和破译红密谁更重要,余华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