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六章 变态的要求(2 / 3)

大国实业 文屹 1024 字 6个月前

江强军暗暗好笑,点头:“行行行。”

李文军真是太年轻了,为这种没影的事情要承诺。

这会儿是他需要李文军干活,才来谈条件。

以后不需要李文军了,还管他那么多。

-----

江强军虽然作风强硬说一不二,可是同样言出必行。

研究所很快又得到了一大笔国家投入的研发资金,和各种优惠政策。

江强军给李文军提的要求也很具体。发动机的燃烧室温度2000℃以上,涡轮材料极限温度1500度以上,其他部件极限温度也要超过500℃。除了多种降温结构设计的综合运用,其他都要靠材料来扛。

不但如此,强度要求也很苛刻。

发动机一分钟内承受一吨冰雹的冲击,还能正常运作。

要求发动机连续工作一万小时,只允许中途停车0.02次,也就是说几乎不让停。

李文军在会议上把这几乎**的要求讲出来的时候,发动机研发中心的人足足有两分钟都没人说话。

大家是吓呆了。

这几乎就不可能啊。

零部件要经过二十倍运行保证时间检测来确保稳定性安全性。如果要求发动机一万小时工作不停止,那就要求零部件要检测二十万小时以上。

二十万小时是什么概念?

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都要检测二十二年!

也就说爸爸这一辈开始做,做到儿子接班都没测完。

这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李文军见大家的表情就知道大家理解错了,笑着说:“发动机整机是要实打实一万小时不停转检测。零件也确实至少要检测十倍以上,但不是一个零件持续检测,而是抽检样本要十倍。假设我要用一个零件,那我就要抽检十个零件,每个都要达到1万小时不出问题。”

其他人表情稍稍缓和。

研发中心一个部门负责人小声说:“一个一万小时,也要一年多了。工作量挺大。”

发动机零件那么多......

李文军说:“是,所以研发中心各个部门都要赶紧招检测人员了。以后各个研究中心分工要更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固定化,专业化。”

其实研发中心大部分人员跟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一样的,不要求全才,不需要有创意,只要求对一个工序熟练,比如测DNA序列的人,不需要熟练掌握质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