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知县太穷(2 / 3)

朱柏又问句容县知县:“你有几个衙役。”

句容知县磕头:“也是四个。”ъìQυGΕtV.net

知县是正七品或者从七品。人人皆笑七品芝麻官是个小官,却不知道知县之下还有官员,比如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其实下面还有更小的典史,已经没有品秩,叫做“不入流”了。

老朱发的俸禄只管养活官员本人,却不管官员有没有妻儿老母。

知县和知府这些地方官要养活一大帮子手下,县丞和主簿还能拿俸禄。

什么衙役,师爷,家丁这些就都要靠知县和知府想办法创收来养活。

知县有钱,就能多请几个孔武有力,身材高大的衙役,治安自然就会好。

知县穷,就只能少安排几个衙役,比如金坛县和句容县。

这么四个衙役,还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直接让他们去对付那帮强盗等于就是去送死,确实有点不人道。

朱柏这么一想,刚才心中的愤怒便淡了许多。

他说:“本王打算在各个县搞四级官牙局。”

两位知县不知道朱柏怎么忽然跳到这个事情上来了,面面相觑。

朱柏又问:“朝廷下令今年秋天就要举行乡试。你们怎么还不把县学开起来。县学不开,怎么选秀才去参加乡试?”

这是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现在好了,下面的人,直接把第一关就堵死了。

科举什么的,最后就选了府州这些大城市的考生。

曾经是小镇做题家的朱柏很生气。

两位知县战战巍巍地说:“县里实在是穷,办不起来。”

其实百姓不算穷,毕竟是江南富庶之地。

有钱人可以去州府上学。

关键是知县穷。

如果他们跟富户筹钱办县学,又怕富户因为这个要求他们徇私舞弊,考试放水。那最后成为秀才的还是只有富家子弟。

他们还落个不好的名声,埋下隐患。

所以,就只能拖着不办县学了。

朱柏抿嘴:逼他们也没用。没钱就是没钱。

他问:“你们估算过办县学大概要多少钱一年吗?”

金坛知县小声说:“组织考试可以由本官来操持,县衙里面也有地方教学,只是要请先生来教,管先生一日三餐,怎么也要二十两银子一年。”

句容县知县说:“下官这边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