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人离乡贱,心无安处(1 / 3)

旧银山唐人街。

米国西岸最大规模的海外华人聚集地,亚州之外最大的华人社区,也是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历史最悠久的聚集地。

整个唐人街纵横一公里,建筑风格四四方方,在这纵横十六条街道,居住着将近十万人的华人小城周围,还廷展出了很多较小的华国城。

当初郭应相被绑架,他确认是那名名叫彭标的保镖所为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唐人街这里。

那保镖是华国人,在米国有着诸多不方便,不大可能会去远离华国城的社区。

而想到在米国把郭应相绑了,他应该有接头人,而那接头人大概率也会是华人,陈生是不相信彭标会伙同米国人作案的。

但要在如此大范围,如此多的人口中找到几个人无疑是大海捞针,于是他想到了致公堂,这个海外最大的华人组织。

“这些华国的传统装饰风格在华国的街道上基本已经消失了,在唐人街这里反而保留得比较好。”

新年刚过没多久,这里街上空挂满华国大红灯笼和到处都是中文招牌,随处可见华国传统风格的装饰,走在街上的人们所说的也都是华语。

陈生以前在视频里看过不少有关唐人街的视频,知道唐人街的华人都很重视华国的传统节日。

反倒是华国,几十年后烟花和春节都差点被无聊的棒子伸遗了,很长一段时间洋节过得倒是挺欢的,许多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是后来才渐渐注重。

“人离乡**,心无安处,也许保留着这些家乡传统的东西才让我们多少心安吧。”

司徒登有些感慨的说道。

“我爷爷以前常说落叶归根,无论我们漂到哪里华国都是我们的根。”

有些东西年轻时觉得无所谓,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到哪里不是活着。

随着年龄越长他才会有所感触,以前他不懂得爷爷为什么执意要回华国,现在却是渐渐有些懂了。

但他们这一代人,回不去的华国,融不入的米国,只能把自己放这小小的华国城里。

陈生点点头,司徒登三十多岁,像他们这一代人因为父辈的面提耳授,对华国的认同感还是很深的,他们的下一代就已经基本融入米国了。

当然这也和家庭教育有关,显然司徒家对这方面的教育比较严格,从小学习华国语言和文字,认同感也会有所不同。

两人说话间已经带着人来到了一片低矮的民居处,来到一处隐蔽的小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