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聊天(2 / 3)

下了,也不知到多久还能再见到师傅,她在家乡还高兴么?”

“嗯呢,我瞧着挺乐呵的,训我们的时候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没有气弱的意思。”

小族妹挺直腰杆调侃,哄两位姐姐开怀一笑。

清儿笑了笑,伸手捏捏族妹的小脸蛋。

“姐姐别太担心先生,先生在家乡很自在,经常见她骑着马去遛弯,上次还背了瑾哥一起去骑马,瑾哥在背上高兴的啊啊直叫,爷爷说他可疯了,不乐意回家,就高兴别人和他玩。”

小娅捂着脸笑,“那可是个小疯子,人来疯,有人就高兴,不乐意在屋里闷着,哪怕在院子里遛弯都乐呵。”

“很是呢,瑾哥回去后,长辈们明显高兴活泛许多,我瞧着他们可高兴了。瑾哥都会走路了,不用人扶着都能走好一节路,走的可稳了,我来时都听到他能喊一两个字,听着也蛮清楚的。先生教他三字经呢。”

“这也太早了。”

清儿哭笑不得,小娅也乐的直笑,话都不会说就开始背三字经了,忒着急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家乡去年前年先后买了几个庄子,在别省也有,先生和村长说还是买庄子最合适,铺子太多怕是引起嫉妒心就不好了,守着几个庄子过日子,踏实又安静。”

“不是说要弄蚕丝么,搞了么?”

“买了,买了两个大庄子,加起来三千多亩地,有好田,还有林地,不太贵,用来种林木和桑树养蚕,召集附近村落的妇女儿郎过来养蚕干活,连成一片,按照先生的话说,这也是人脉资源,是李家村眼巴前能用得上使唤的动的资源。”

“婶子不管走到哪都能干一番事业,任何环境下从不胆怯气馁,坚韧不拔。”

清儿感慨的称赞。

“前面我们修路,全村都去干活了,就我们村干的最好,代价也最小,都是婶子和村长指挥的,我也去背渣石了。”

“真乖,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和你们相比,我们是体力累些,睡一觉就没事了,可你们是心累。对了,大爷爷他们说随船给你们送了些节礼,算算日子怕是要到了吧。”

“放心,我跟你哥哥说过了,他派人去码头等,信上提前都交代了,特意给你们姐俩留了一份礼。”

这是从家乡送过来的三节六礼,代表的是李家宗族,这也是秀娘坚决要回村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