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成效(2 / 3)

之重。

现在村里盖房子都不找外头人,都是自己人先干,这也算工程了,与其花钱请人干,不如让自家儿郎霍霍去,干着干着就会了。

爷爷几栋房子都是请族学和村里孩子们一手一脚盖起来的,没找外人,别人不干让孩子们干,爷爷敢。

事实证明,孩子们没让爷爷失望,比外头人干的钱少三分之一,孩子们把账算的仔细,一根木头都不浪费,跟着会木工的叔叔后面学着干,边角料都能用来拼成柜子用,精打细算干的特别好。

有了一回就有二回,自家孩子想学本事,人三爷爷都敢让孩子干,自家人不疼自家人,让人笑话心眼小,那就干。

<div class="contentadv"> 就这么祠堂族学,织作坊都是村里儿郎们干起来的,这不就是工部干的事么。

现在不是去找机会,而是机会主动找上门了,县衙那头有啥活都愿意过来找李家孩子干,干得好还实惠便宜,读书认字会画图纸,会算账,一流给你安排的明白,活干得漂亮利索,换你会找谁干活。

孩子们靠自己的勤劳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把路走通了,同时也更加佩服族老村长和秀娘婶子,一手一脚把他们托举到今日。

如今更多的事教孩子们读书学本事,族学多了两个夫子,谢家和许家给了战马和弓箭弩箭等东西,还多请了武师傅过来,这都是亲家给帮衬的。

干脆就彻底分了班,小班和中班,还有大班,分开教导。

村里也有了武器,弩,弓箭和刀,教导孩子的同时就巡逻村里,村里的防御渐渐也就跟上了。

君子六艺都置办齐了,连姑娘也跟着学学拳脚功夫,学不出来也没事,跟着锻炼身体也是好的。

家长是不管不问的,族学里夫子打你就是你的错,没人会跑来埋怨,如今孩子们教得好,长辈们都十分高兴,不会问族学为啥打孩子,看见打孩子,爹娘老子都走远远的,眼神都不会多给一个。

族学孩子们还是要跟着一起种地劳作的,同时有活干也是要接活的,不过都属于中班和大班的事,替族学赚钱。

他们出去也能接到一些活干,是有钱拿的,族学占一半,剩下一半按照劳动所得分钱,干得好的记一笔,下次还有机会,日后好亲事好前程优先考虑,偷摸耍滑以后可能没有机会了。

族学规矩严格,有单独的账本,而且族学的钱是不分给村民的,只分给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