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国家思变(2 / 3)

得这么迅速。

事实上,秦国是大周历史上第一个如此重视商业的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原始金融体系的雏形。

相比较于现代社会虽然不值一提,但是在大周却是首创的壮举。

加上贵金属货币的推动,同样加速了秦国商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商贸发家致富的人自然越来越多,而其他人见到之后,自然而然的便会眼馋。

毕竟,商人不用从事体力劳动,不用开荒种地,却能够收获大量的财富。

对于国家而言,商贸刺激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国家税收,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所以,当商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百姓自然而然的便会想方设法的向商业靠拢。

但是秦寿却非常清楚,现在的秦国根本没有扩大商业规模的能力与底蕴。

他的心底已经否定了提案,但是却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向着自己的臣子们开口询问道:“不知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他话音落下之时,当即便有一名老态龙钟的老臣出列道:“国君,老臣以为此举大善。”

秦寿的双眼微眯,盯着那老臣说道:“哦?还请宗伯赐教。”

开口说话的是秦国宗伯秦无道,他是秦氏的长者,在秦氏族人之中的威望无可撼动。

秦寿并没有反驳他,而是饶有兴致的开口询问他的意见。

宗伯见状之后乐呵呵的说道:“国君,老秦人苦啊,秦地贫瘠,额们老秦人在秦邑辛苦了大半辈子,却不得不迁徙到了姜地。

在姜地刚刚站稳脚跟,又追随国君南征北战。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秦人早就不知道怎么在地里刨食了。

现在,额们秦国好啊,只需要在城里开设商铺,便有源源不断的商贾前来做生意。

每年做买卖的税,都比额们所有老秦人种地缴的税多了好几倍。

老臣就在想啊,别国的商人能够在咱们秦国经商,咱们秦人为啥不自己去赚这钱呢?

如果国君能够支持,让额们老秦人都能够去经商,额们…”

宗伯说了很多很多,但是秦寿却只从中听出了两个字“利益”。

扩大商贸范围,加派经商的人手,可以提高秦国的商税收入,对秦国有利。

让老秦人经商,赚取巨大的利益,甚至是挤兑其他国家的商贾,提高老秦人的收入,对于老秦人有利。

秦国的钱多了,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