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伐谋伐交(2 / 3)

中。

周东之地的东方青已经自成一体,隐隐约约脱离了朝廷的掌控。

只是因为东方青目前承担了所有来自周国的压力,所以周天子默许了东方青的割据。

镐京虽富,但是人口也是众多,消耗极大,已经不利于再继续发展。

周王朝想要继续扩张,向西已经行不通了,便只能够继续向南。

恰逢南方的楚国在这个时候挑衅,这不是天授周天子以王道伟业吗?

秦寿想明白了这一点,却依旧选择了拒绝。

一来是秦寿并不想与楚国消耗,二来就算是战胜了楚国,对秦国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最为关键的是,周天子的谋划中涉及到秦国,却没有提前与秦国商议。

秦寿虽为周先王所提拔,但他毕竟是托孤重臣之一。

无论是出于尊重,还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周天子都不该如此罔顾自己的想法。

此时他退让一步,今后等待秦国的只会是更多的被动。

周天子似乎从来也没有想过秦寿会拒绝他,所以根本没有做好秦寿拒绝之后的准备。

恰好在这个时候,庸伯恰合时宜的开口请命道:“大王,臣的庸国与楚国接壤,可为大王先驱。”

他话音落下之后,褒侯与蜀王也抓住时机,直接开口禀告道:“大王,臣也愿同往。”

南方最强大的三个国家同时开口,周天子也不得不在此时打消了自己内心的算计。

他悄悄的握紧了袖袍之中的双掌,随即开口说道:“既然如此,伐楚之事,便托付于诸位爱卿了。”x33

褒国与庸国当即大喜,如此一来,他们终于等到了继续扩张的机会。

等到散朝之后,周天子面色阴沉回到了寝宫之中,直接命人找来了叔宥。

“寡人今日令司马率先开口举荐秦侯为先锋,为的便是堵住褒庸二君之口。秦侯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何不允?”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叔宥却是神色平静的开口回应道:“大王只知秦侯勇武忠义,却不知秦侯仁德爱民之心。

秦楚之间相隔甚远,若是由秦国为先锋,从北向南劳师远征,必定会损失掺重,此为其一,仁也义也。

秦设军功受爵,凡战者,割一首者,每年都能够从秦国得到五十石粮食。

如此丰厚的报酬,才是秦人敢于搏命的缘由。

然而,这是秦国的优势,同样也是秦国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