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大长公主的消息(2 / 3)

而原书里司鸿礼也没有参与皇子夺嫡,他一直将自己排除与漩涡之外,安安心心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也因此让自己避开了许多腥风血雨。

想到这里,庄安晴不禁皱紧眉头。

照理说,原书里的那个宁王应该不可能遇到前些日子那样的事情才对啊。

怎么感觉这人的设定有些不一样了?

是不是其中发生了什么,让这人的前行轨迹发生了改变?

许多问题在脑海中卷成一团乱麻,让她郁闷不已。

唉,还是自己知道得太少了。

原书的故事背景是宫里,可是自穿进来后,她一直都没有机会接触宫里的人,根本无法得知宫里的事,根本没办法搞清楚到底哪些剧情发生了改变。

到底有什么发生改变了呢?

自己又要如何去了解到这些呢?

无数个问题在脑海盘旋,让她再次陷入了沉思。

正在庄安晴苦思冥想之际,彩月庵中,宁王司鸿礼正坐在秉心师太的禅房中闲话家常。

秉心师太,也就是大长公主殿下,虽早就不再过问朝政之事,却也从未断过有关朝廷的消息。

天下安定不易,先帝辛辛苦苦打下江山,自然希望江山能在自己的子孙后代手上长长久久下去。为此先帝谨慎立储,又用心栽培,如今在位的永庆帝倒是颇得仁君之名,不管是德行还是功绩都算得上是一位优秀的皇帝。

先帝对自己选的接班人还是满意的,但也还不至于彻底放下心来。他知道大长公主不想干涉朝政,只不过临到老,放眼天下,他觉得最值得信任的还是这个曾和自己出生入死过的亲胞妹。于是先帝在临死前做了一些部署,还安排了一支龙卫,让他们时不时把朝廷的最新动向送到大长公主手中。

说实在的,大长公主还真是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可是不管她如何强调,龙卫还是风雨不改地送来消息,久而久之,大长公主也实在没有他法,只能默默接受了这一切。

不过也是得益于这些消息,她才对宫中众人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也更利于她做出最客观的判断。

比如,她知道永庆帝的四个皇子中,大皇子宁王谦逊却有些孤僻,二皇子睿王聪慧却好大喜功,三皇子靖王好学却冲动骄纵,四皇子纯善却过分木讷。

她也知道永庆帝最喜欢十八岁的老二,却因老三是嫡出,所以才属意将十三岁的老三立为太子。

至于另外两个,老四如今不过七岁稚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