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倒戈还是被迫?(1 / 1)

第九百二十六章倒戈还是被迫?

魏连英跟着晋文帝这么多年,晋文帝大致的心思,他都是能揣摩得到的。

立即便去寻来几位平日里晋文帝最看重的大臣们,让大臣们入了宫,自个儿也是担忧。

若是太傅在此就好了,说不定能有好主意。

可如今他不在,也不知道这些大臣们,是否能商议出一个好的决策出来。

此事可不是小事,让谁处理也是个难题。

书房内,晋文帝面色严肃。

大臣们在来的路上,已经在魏连英的口中知晓了事情的原委。

“大宛进犯,各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朕招你们来,是想知晓各位爱卿可有什么见解。”晋文帝问。

几人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其中一位臣子上前,微微拱手道:“皇上,臣认为大宛国居然到了东秦边境,此事必定与小宛国脱不了干系。”

“朕知晓。”晋文帝怎会不知?

臣子继续说着,“皇上,微臣觉得,大宛国要么就是已经攻占了小宛国,要么就是小宛国已经倒戈向大宛国。”

“有何区别?”另外个臣子问。

“自是有区别,前者是小宛国不敌大宛国,许是消息还未传到东秦来,就被大宛国给攻占了,那说明小宛还是咱们的盟军,咱们要去营救;后者,若是小宛国主动倒戈,咱们和小宛就不再是盟友,而是敌人,那么,这场战争,不止要打大宛,还要打小宛。”他回答。

“……”

臣子们议论纷纷,让晋文帝更加头疼。m.bīQikμ.ИěΤ

小宛国不管如何说,都倒戈了。

可是,如今的重心不仅仅在这上面,还有大宛国打过来。

“皇上,事到如今,我们必须派人去刺探敌情,这样也能知晓小宛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上前说话的,是当朝宰相温居正。

晋文帝点头,“继续说。”

“臣以为,不如让大皇子前去刺探敌情。”

温居正的话,让众人不悦,其中一人道:“大皇子如今在甘肃治水,他本就是戴罪之身,如何去刺探敌情?”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