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不输不入(1 / 5)

锦衣卫名为卫,实则人数远超一座卫所能配置的兵力,即便是在亲军二十六卫当中,也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

除了锦衣卫的大汉将军需要宿卫皇宫之外,还因为他们肩负着监视文武百官、在皇帝出征时打探情报等诸多工作,尤其是南镇抚司还要负责监视锦衣卫内部的贪腐问题,于是乎锦衣卫的人数就膨胀到了一个正常卫所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数字。

在洪武年间,锦衣卫据说光是除开大汉将军不算的人数都已经达到了数万人。

永乐一朝虽然有所萎缩,经历纪纲一案之后人数更是衰落到了极致,但经过这一次的重整,目前锦衣卫几千人还是有的。

所以即便朱瞻埈下令只带炼精化炁的好手,这也集合了两三百人。

“我大明果然人才济济啊!”朱瞻埈也不由得感慨了一声,虽说他能够批量的催生出这一层次的好手,但也要被催生的人本身有一定的天赋才行。

不然的话锦衣卫几千人,他一开始提供的都是一样的资源,有人到现在连练炁入体都没完成,有人却已经自行摸到了练炁还神的门槛,这中间的区别总不可能是他给人开了小灶吧?

“全赖王爷仁德,否则我等又何德何能可以有修炼的机会?”一旁一名千户赶忙拍着朱瞻埈的马屁。

对于这种话朱瞻埈向来是懒得理会的,不过他也没有斥责什么,官场上逢迎拍马、奉承上司只是一种惯例而已。

毕竟朱瞻埈的身份是实权藩王,整个大明除了皇帝本人和太子之外,没有人地位能比他更高,甚至于严格算起来朱瞻基这位皇太孙都要比超品的亲王低一等。

真要因为一句话没说好得罪了朱瞻埈,那就真的是嫌自己九族死的不够痛快了。

“这些奉承的话就不用说了,孤向来是只看手底下人怎么做,而不是听他们怎么说。”不过朱瞻埈还是抬手阻止了这名千户继续说下去,向身旁的其他几名千户吩咐道:“既然人到齐了,那就出发吧!路上不要张扬,我不希望还没到地方就给人发现了。”

“是!谨遵王爷教诲!”几名千户赶忙躬身应是。

随后,几名千户便各自分开,去指挥被集结起来的锦衣卫好手准备出发。

因为人数确实太多,所以他们会由几名千户分头率领,化妆成不同的队伍,以免路上露出马脚。

他们有的扮作山匪流寇,有的则化妆成了颇有本地特色的虚无僧,也有一些假装成了卖艺的戏班子等等……

这些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