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忙不完的审计(1 / 5)

在商讨预算政策的时候,朱高炽和夏元吉都不觉的这套制度能够增加多少工作量,毕竟只是把原本的预算做的细致一些,审核的时候做的更精细一点。

但是当礼部将一份整理成册的社学建设预算提交到户部的时候,夏元吉这才发现这套东西涉及的工作量有点大。

“太子爷,户部的人已经忙不过来了!我把所有的人手都用上了,还从钱库那边抽了一些精通计算的人回来,可还是人不够用啊!”夏元吉找上了朱高炽,向这位监国太子求救。

这事他去找皇帝也没用,朱棣并不像他老子朱元璋,在处理政务方面朱棣一直以来的风格就是能甩给下属去干的事情,绝不自己亲力亲为,他只需要抓总就好。

这件事夏元吉去找朱棣,朱棣只会让他自己想办法,然后他支持,仅此而已。

所以找皇帝,不如直接找太子,至少太子在这方面还能想想办法,给自己提供一些除了口头支持以外的支持。

“这……”朱高炽也没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原本他以为只是在现有的政务程度上增加一些程序,虽然会让经手的官员累一点,但不至于说做不完或者人手不够。

但是显然,朱高炽和夏元吉都低估了将一件事情精细化之后所增加的工作量。

礼部那边倒是好说,他们只需要把原本的预算改一改,再细化一下就算完事了,这一部分倒是和朱高炽还有夏元吉预料的差不多。

毕竟只是做一个详细的成本和造价预算,将原本比较粗糙的条目再细分完善,不是什么特别麻烦的事情,只是费功夫一些罢了。

这种事情在一些积年老吏手中更是手到擒来,都不需要额外费功夫。

可是当这份预算被提交到户部,由户部进行审核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户部要审核礼部的预算,就必须知道礼部提交上来的预算当中涉及到的每一个条目实际上的市场行情为多少。

就好比一石大米,礼部报给户部的预算是三贯文一石,那么户部就要调查清楚市价到底是几贯文,而且还要搞清楚不同地方的粮价是不是有所不同,避免诸如产粮地区粮价两贯文,非产粮地区粮价四贯文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前者意味着预算给多了,后者则意味着预算做少了。

对于预算来说,无论是做多了还是做少了,都不是一件好事。

户部以前也对各地的物价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核算报价这一方面问题倒不是很大,只是对一些涉及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