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财政支出(1 / 5)

治理黄河是件大事,加上朱瞻埈又提出了重开隋运河的大工程,这就使得这件事变得更加重要和庞大。

原本只是户部和工部就能搞定的事情,变得必须要报到皇帝御前,由各部商量着来了。

为了能够更好商讨这件事情,朱瞻埈也通过水镜和朱高炽一起参与了御前会议。

“郑王提出的计划都知道了吧?说说看,你们怎么看。”朱棣放下了手中的折子,转头看向了一旁候着的六部尚书,见没有人主动发言于是主动点名道:“夏元吉,你们户部先说吧!”

但凡要花钱的事情就绕不开户部,所以夏元吉对此也早有准备,于是开口道:“回皇上,若只是每年投入一笔银子整修河道,让各地方自行治理当地水患,这个开销并不大,户部也很好做这件事。

即便是按照郑王殿下所说,将一个大工程分成几年,一年完成一点,对于户部来说都能够接受。

但重开隋运河……这开销太大了,臣计算过,若是以朝廷去年的岁入和支出来计算,想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朝廷至少要投入至少十年的赋税才有可能完成这项工程。”

十年,无疑是一个漫长的数字,对于朱棣来说这么长的时间是他所不愿意去等的。

而且对于朝廷来说,长达十年的时间持续性的向一個项目投入海量的钱粮,也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情。

这当中牵扯和涉及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甚至于十年时间,都够喂养出一个利益阶层来了。

不过夏元吉也补充了一句:“这是臣按照往年朝廷维持正常的支出、而且不额外增加赋税的情况来计算的,至于说倭国的白银和南洋的海贸收入,这部分并未列入其中进行计算,还请皇上明鉴。”

听到夏元吉这么说,朱棣倒是微微颔首,对夏元吉说的这个情况略微感到能够接受一些了。

毕竟朝廷今年从倭国拉回来多少白银,又从南洋的海贸中获得了多少利润,这是有目共睹的一件事情。

可以说,这两块的收入,已经不比朝廷一年下来收上来的赋税少了。

所以对于如今的永乐朝来说,大笔的开支倒也不是花不起,只是相对来说需要做一个计划,不能说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那样的话很容易让财政出现问题。

“工部说说看,如果重开隋运河,大概要花费多少银子?”朱棣对夏元吉所说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随即便向工部发去了询问。

作为主管朝廷工程建设的部门,修运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