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是个好去处(2 / 3)

,嗔怪道:“大将军,您一片好心为了二弟的前程,岂知二弟娇纵惯了,猛地被约束,心中岂不恨你?还有你那继母,背后难免怨你。”

薛景睿捏起糕点,尝了一口,说:“二弟闯出祸来,我即便不管,也是亲兄弟,怎么能独善其身?”

林婉棠想了想,这话也有道理,除非分府出去单住。

可是分家也需要一个契机。

薛景睿接着说:“多读些圣贤书,他即便考不中进士,也能得些教化。”

林婉棠心中暗哂,对旁人来说,也许可行。但是,薛景和本性自私阴毒,圣贤书也救不了他。

林婉棠突然想起,薛景和考青葵书院的日子快要到了。

薛景和必然考不中。

到时候,杨氏肯定要责怪林家不肯尽心,说不定还要连路老先生一起怨恨上。

看来,有一件事该提上日程了。

一个月后,京城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诗会要举办了。

前两年的诗会上,薛景和都大出风头,光采耀人,他风流才子的名声就是从诗会后传出来的。

不少人为薛景和可惜,可惜科举不考诗词。否则,以薛景和之才,应该能高中状元。

不得不说,薛景和的确貌比潘安,他穿着长袍,站在台上,颇有几分谪仙之感。

这样的人若再能妙笔生花,缀玉联珠,写出锦绣诗篇,必然令人观之则心生愉悦和爱慕。

前世,林婉棠便是在诗会上对薛景和一见钟情。

而在许许多多喝彩着的情窦初开的少女中,薛景和一眼就看中了林婉棠。

诗会后,薛景和借机与林婉棠搭讪,没多久,镇平侯府就托人到林府提亲了。

今年,薛景和铆足了劲,要在诗会上再风光一把,于是,他托张伯送来书信,在信中求薛景睿放他去参加诗会。

信中言辞恳切,并且,薛景和说,若是他能在诗会上大放异彩,有才名加持,青葵书院的路老先生必然会对他高看一眼,对他考取青葵书院有很大帮助。

加上林婉棠在一旁相劝,薛景睿终于点头答应了。

薛景和作为上一届的魁首,今日要接受十名士子的挑战。

这阵势前所未有,若能获胜,必定声名远扬。

而林婉棠扮作一个清俊公子,坐在诗会入口处的一个雅间里,筹谋着给薛景和一个“惊喜”。

诗会场内,薛景和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相熟的书生给薛景和打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