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关于各地不同特点的理解(1 / 2)

“好呀!我和顺子就在京城周边转悠,等你们把外面的危险和障碍都扫平后,我们再四处旅游,到一个地方就开发一种美食,因为吃这东西,各地有各地的风味和特色,有些东西一旦离开原产地就会失去它原有的独特风味,所以美食这东西还真离不开本土,非常具有地方性,这才是美食的灵魂所在”。

林安如前世就是个热爱美食的人,也喜欢自然的风景,只可惜前世的美景人工的东西太多太假,所谓的秀丽风景基本上是一种布景式的,刻意的成份太明显,自然的成份少之又少,旅游变成了纯粹的吃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所以她的旅游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大部分休闲时间反而是窝在家里自己鼓捣美食。而且人们的工作大都紧张而又压抑,心是压力都很大,多数人都向往一种悠闲质朴的农庄生活。

能够远离喧嚣的城市,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吃点有机蔬菜水果和食品,白天能够随着日出日落种菜养花,晚上能伴着虫鸣和月色入睡……这样的日子哪怕只是几天,也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农庄田园式生活成了每个中老年都市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人都这样,住在都市里嫌居住空间狭小,吃的东西不环保,见了山毛野菜,不管口感好坏立马就高价下手抢,都忘了它有可能是草酸含量大户,还美其名曰绿色蔬菜。但真正到了乡下又嫌基础设施落后,一会不卫生,一会又是不文明,还有就是太寂寞,所以农庄便兴起了,她正是打着建农庄的旗号才把物资给囤了,现在可倒好,纯天然的自然风景到处都是,可谈不上有多欣赏,过份原始自然了,不动手改造不行。

“嗯!安如说的没错,这天下大了去,的确是各处有各处的特点,这建设还真不能按统一的标准模式来进行,得体现出地方特色,千篇一律是行不通的”。

“爷这要求也太高了些,哪里的人不吃粮食不穿衣服?这些都需要种地才能产出,种地不都需要水?咱们现既有水泥又有**,矮缺就填补起来,挡道的就炸了它,再配上水车,想让水往哪里走都成,不管它有何不同点,咱们不都可以按这统一的标准模式做吗?”

骁二还真就搞不懂了,什么叫有地方特色,按王妃的办法,这南方才种的稻谷不照样要在北方种,那种桑养蚕更是南方的特有,不是一样被咱王府的人在这北边养殖成功了?养殖家畜家禽和沤肥也是哪里都适合,咋就不能按统一模式来进行了?连洒楼食肆和票号都统一推出,还有什么不能统一的?下一步这蒸汽机一出,更是南北通用,哪里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