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正途(2 / 3)

此时让王学新为难的,是怎么才能打一场漂亮仗。

打一场漂亮仗就能占据舆论制高点。

占据舆论制高点就能发动群众迫使顽军无法签谅解案。

顽军签不了谅解案,鹰酱所谓的调解就会破产。

于是禁运继续,鬼子依旧只有一条路……偷袭珍珠港。

总结一下,就是王学新想靠这个来扇动一下蝴蝶的翅膀把鬼子重新拉到“正途”上来了。

然而,打一场漂亮仗却没那么容易。

就像首长说的:“这场仗可以不大,但一定要打得好!最好是以大伤亡比、大优势,干净利落的打下一场胜仗,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首长说的没错。

>

这场仗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而宣传的对象又是绝大多数都对战争一窍不通的百姓。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百姓关注的不是敌我力量的综合对比,也不看总体态势,更不懂什么战略战术。

他们的关注点很简单,就是敌我伤亡对比以前及占的地是多了还是少了。

因此,一场中小规模大伤亡比的胜利,反而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因为百姓会想当然的这么想:“要是其它战斗都能打成这样,都能有这样的伤亡比,那把鬼子赶出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就指日可待了?”

但参谋长却在这时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鬼子自从上回被我军突破封锁线实施交通大破袭后,就增强了封锁线的兵力和火力并改变了战术。他们把正规师团和炮兵部队布设在封锁线后方,一旦某处炮楼遭到进攻,马上就会得到步炮兵的增援!想要打一场大伤亡比的胜仗……不容易啊!”

王学新也听说过这事。

这主要是鬼子发现在封锁线上的炮楼越来越不顶事了。

之前,一座炮楼摆那就跟一座据点似的,装备简陋的八路军愣是啃了不动。

但现在,八路军手里又是鬼炮又是火箭筒的,炮楼已经成为“棺材”般的存在。

鬼炮数量还较小,平均一个多月两个月才能出一门。

但火箭筒数量就多了,分布在前线的部队每个团手里都有十几具。

然后在黑夜里,火箭筒射手悄悄摸近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