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机床(2 / 3)

“子弹的确有,但是**……还在研发中!”

汉斯的中间威力弹是在41年研发成功的,比王学新还早两年。

但配套的**在各种尝试其中还因为汉斯个人原因被否决一次后,终于在43年定型并于44年正式服役,也就是STG44突击**。

河野真太此时没有接触到这个项目,他只知道这款**此时还在研发。

>

冈村宁次下一句就接着问了声:“劳烦河野君,问问汉斯可否与帝国共享这种技术有?”

冈村宁次这思路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对付这种装备的方法,那就想办法研发出同样的装备。

事实也是如此,近现代当突击**出现后,拉栓式**也就被淘汰了……其实不是被淘汰,而是走狙击路线。

如果冈村宁次能想出战术能对付突击**,那他就可以说是天才,现代突击**也不可能普遍装备到全球各个国家。

河野真太沉默了一会儿,就回答道:“大将阁下,如果我向汉斯报告这些情况,我相信汉斯很愿意分享这些技术,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我觉得这只怕没有太大的意义!”河野真太解释道:“生产这种**的难点,在于生产子弹,而生产子弹又需要机床……除非帝国能生产相应的高精度机床,否则,就算汉斯共享这项技术帝国也造不出来!”

冈村宁次听着这话就沉默了。

他虽然对军工生产并不熟悉,但身为一名军人对子弹的生产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所以知道生产子弹的难度在于精度,也就是误差不能大于0.01MM,否则随便一批子弹送上战场都能让一批**卡壳,这在战斗中是会出大问题的。

而保证子弹的精度,需要的就是高精度机床。

帝国没有这种机床……确切的说,是没有生产中间威力弹的机床,同时帝国又没有生产机床的能力。

(注:二战时期鬼子的机床主要依靠进口,包括生产战机发动机的机床在内都是来自鹰酱)

如果汉斯与帝国接壤,那还可以考虑从汉斯那引进一条生产线来。

但是现在,汉斯却在大洋的另一头,天空又基本被ri不落控制……汉斯的航空主力调到毛熊方向作战,其它方向只有少量战机,包括非洲战场在内都没有制空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