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四式火箭筒(2 / 3)

p>

或许是汽车上装了太多东西有些不堪重负,所以前进的速度很慢。

驾驶位坐着的就是鬼子投降的大尉,他叫浅野相原,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

“那么!”王学新问:“你在美国学什么专业?”

“是!”浅野相原一边操作着方向盘一边恭谨的回答:“我学的是化学专业!”

化学,这专业在现代虽说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之一,但在这时代尤其是战争年代还是很吃香的。

“那么!”王学新继续问道:“能介绍下这‘喷进弹’是怎么回事吗?”

“是!”浅野相原回答:“上级希望用‘喷进弹’解决我军反坦克装备不足的问题,但是……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测试,以确定它更适合发展成反坦克装备还是其它什么……”

浅野相原似乎有意停留在表面不愿深入。

>

不过王学新却不急,他知道往后有的是时间。

同时王学新隐隐觉得,鬼子在“喷进弹”上应该是方向出了问题……作为资源严重篑乏的国家,他们很可能过份要求“喷进弹”的精度了。

就像他们不重视**的发展一样,总是希望每发子弹能消灭一个敌人。

如果把这种思维带到以数量取胜的“喷进弹”上,那么他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成功。

如果王学新多些军事知识的话,就知道事实的确如此。

鬼子在二战时就因为这一直在火箭弹的研发上停滞不前,直到盟友给他送来了几具反坦克火箭筒以及图纸,鬼子才照着样子成功的仿制了四式火箭筒。

这种火箭筒在华夏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原因是鬼子在华夏几乎没有反坦克的需求,于是就没有将其投入战场,只是对其进行一些秘密测试。

鬼子是打算将这款火箭筒投入到本土进行防御。

没想到他们在本土面对的根本就不是敌人的坦克,而是“大蘑菇”。

不过不管怎么样,让鬼子继续这样错下去肯定是好事,所以王学新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应该谨慎一些。

否则,让鬼子也整出了像喀秋莎那样的火箭炮及打了就跑的战术,重庆方面可能都要吃亏。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他在这方面的担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