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演员的进步(1 / 5)

我的电影年代 匣与橙 1747 字 9个月前

《火星救援》的拍摄进行算非常顺利,经过最初一些新技术的上手和磨合,剧组顺利进入状态。

而剧组面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演员。

众所周知,在章昊之前,华语电影圈几乎没有科幻电影的拍摄经验。那些所谓的科幻片,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而且都是烂片。

比如华仔主演过一部《未来战警》,吴景也演过一部《机器侠》。名字取得很好,就是影片有点烂。

目前真正有拍摄科幻片经验的演员,圈内就两个半,主演过《地心引力》的大幂幂,还有华仔和客串的吴景。

这也是章昊选择找实地实拍,而不是绿幕的方式来拍摄的原因。

和偶像仙侠电视剧不一样,《火星救援》要的是一个真实的沉浸感。

影片设定在三十年后,人类已经可以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进行科学考察。

三十年并不远,科技代差也不会很高,所以在制作影片的时候,章昊反复和主演们强调:

不是要表演,而是要真实。

这方面,独角戏非常多的张译完成得不错。圈内以前都低估了这个演员,他身上有种难以估量的潜力。

而且,张译虽然长得不算帅,但有种难言的魅力在里面。

更重要的是,张译的戏路非常广,能演得了严肃的戏份,喜剧部分也拿捏得当。

此外还有身材方面,一开始按照章昊的设想,张译开始拍戏的时候身材比较健壮。随着拍摄的进行再慢慢减重。

这样也符合航天员马觉民在火星求生的一個过程,毕竟靠自己的屎种出来的土豆,不可能长期维持一个健壮的身材。

但在拍摄过程中,章昊发现,演员更多时候都是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表演。

毕竟要符合物理常识,如果火星像地球一样穿衣服,人类早上火星了。

不穿宇航服,马觉民不用等到地球上的人来救他,他甚至都不用饿死,直接就被宇宙辐射和低温给杀死了。

基于这样的原理,拍摄就简单多了,张译也不用辛苦减重。

只需要通过适当的化妆和面部模拟技术,来体现马觉民体重上的变化,对演员来说降低了不少。

影片最有意思的部分,其实是凤凰传奇和筷子兄弟的歌曲,配在影片里和张译的表演相辅相成。

时间来到十一月初,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火星救援》剧组在茫崖的外景戏已经接近尾声。

最后几场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