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征召天下兵(2 / 3)

厚说道:

“你们皇城司将张邦昌和王时雍拿下,仔细拷问,尤其是他们贪赃枉法的事情。”

孟忠厚忙答应,同时也明白,皇帝并不想用张邦昌当伪楚皇帝这件事追究他的刑事责任,而是想治他贪赃枉法的罪,剑走偏锋,这样天下就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谓大楚皇帝这种高度敏感的话题上。

赵桓接着对李纲说道:

“你是朕的亲征行营司的新兵营的都统制,要定期派人到全国各州县去征兵,挑选精兵来京城接受新兵训练,充实五军。”

李纲忙躬身答应。

大宋军队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正规军禁军,这一部分军队金军入侵之前主要集中在西夏边境和辽宋边境。

西夏军的二十万禁军中的精锐已经成了赵桓五军的中坚力量,剩下的驻扎在潼关,一部分加入王彦的八字军镇守幽州。

而辽宋边境的禁军在这之前的战斗中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

所以,赵桓只能重新建立一支军队,并在适合的时候解散厢军。

这其实也是好事。他要走的是精兵之路,要把全国的军队控制在三十万以内,这比军队人数最多的宋仁宗时期一百二十万禁军已经少了四倍了,军费开支当然会少掉一大截。

既然要走精兵之路,兵员就必须从全国范围内进行挑选,才能选到精锐之师。

李纲拱手赞叹:“征召全国之兵,比之前从流民中招募兵士要强百倍。”

这之前大宋的兵员主要来自于因为各种灾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

大宋皇帝的想法很简单,灾民无家可归,四处流浪乞讨要饭,把他们招来当兵,一来可以解决兵员,二来可以解决流民问题。可是带来的结果就是兵员的质量不高,很多流民其实并不适合当兵,其中还有不少是混混,专门混日子的,带坏了整个兵营的风气。

造成冗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灾民太多了,招收又没个限度,不停的扩张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开国时的大宋只有二十万军队,到仁宗时高达一百二十万。

但是其中真正可用之兵却不多,大部分都是些没有经过什么正规军事训练的流民,这样的军队上阵杀敌不望风而逃才怪呢。

……

皇城门口。

刚刚得知保住了性命的赵构,回头望一望宏伟的宫殿,当真恍若隔世。

走进去之前,他觉得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十有八九要搬家了,现在好端端的还在脖子上,而且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