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君威重(2 / 3)

闺门荣婿 秦兮 1065 字 9个月前

王的年纪已经摆在这里,他们两个都是儿女都有的人了,不立他们,也不可能越过他们去立底下的人了。

永昌帝倒也没有一味的把话说死,他先跟心腹通了个气:“其实按照他们的年纪和祖宗规矩,早该去封地就藩了不是么?”

赖清明眯了眯眼睛,之前其实倒是给周王鲁王都定了封地,只是后来先太子出事之后,便把二位王爷都给召回京城了。

封地之事这些年未曾再被提起。

现在永昌帝这么说,赖清明一下子明白了永昌帝的意思,但是,他还是十分尽职尽责的提醒:“可一旦当真去了封地,藩王便失去了主储君的可能。”

虽然是没有明白的规矩规定藩王不能登位的啦,但是,事实上,除非跟先帝一样造反的,否则,藩王得位的可能几乎等于没有。

永昌帝若是这么做,就等于把二位王爷排斥出了储君的人选。

可底下几位皇子,都还没有成亲啊!年纪太小了。

他的担心跟之前崔太后的如出一辙,永昌帝轻声说:“闵地如今刚遭遇百年难遇的雹灾,西南亦有土人作乱,何必非要就藩?只需让他们去办差罢了。”

说是办差,但是这两样不管是哪一样,没个一年半载的功夫都是不成的。

现如今郑钧已经冒头,当年的事说不得也已经有了突破。

如此,等到事情查清,两位亲王的差事也应当大差不差了。

这么一来,到时候再决出储君来,亦是名正言顺。赖清明也没话说了。

儿子都是皇帝陛下自己亲生的,他老人家现在就是死活不肯立太子,而且还自己把借口都想好了,做臣子的还能怎么着?

他之前那一番话已经算是僭越,换个没什么心胸的皇帝,还以为他是跟哪个皇子亲王有了勾结。

现在这样,已经是永昌帝妥协了。

赖清明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明白永昌帝这番话的用心所在,他回去之后便弹压了几封折子。

无一例外都是请立储君的。

如此一来,人人都知道风向了。

不及底下有人多说什么,永昌帝又提出让公主出阁读书一事,而且,还将赖清明定成了公主们的史学先生。x33

真是谁都没想到,在此时的风口浪尖之上,永昌帝会突如其来这么一招。

所以,眼下原本有人要借鲁王出事一事来建议早立太子的,目光也全都被公主出阁读书一事给吸引了。

真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