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警醒(2 / 4)

完成了,出生后神经元细胞数量已经固定,不会再产生新的神经元细胞,这些细胞只会随着人类年龄增加而逐渐老化死亡。

十九药剂的实验证明了这个认知的错误,人类的神经元细胞,无论是感觉传入神经元,还是运动传出神经元,或者联络中间神经元,在一定条件下,后天也都是可以再生的,只是具体的效果,还要看后续的实验结果。

冯武走后的几天时间,曾凡的基因演化模拟一直在正常进行,整个胎儿的发育仿佛是经过严密设计的程序,神经系统逐渐形成的同时,心血管系统,四肢芽,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陆续出现雏形。

整个发育过程看似同步,其实是交替有序的进行,确保摄入的营养物质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不同功能的组织器官能互相协调发展,各个细胞中的基因编码对整个胚胎发育流程起着严格的主导作用。

曾凡越来越发现基因功能的演化和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细胞中的基因仿佛遵循着同一个时钟频率,同一套工序在工作,什么时间段哪部分细胞发育,哪部分开始分裂增殖,哪部分快一些,哪部分慢一些,都有着精确严密的控制。

发育流程高度精密的同时,整体又有着很强的容错性,胎儿将近三百天的发育时间内,要从一个细胞演化为两千万亿到六千万亿个细胞,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每一个细胞内,都要完整的继承全套人体基因图纸,二十三对染色体,其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错误,绝大多数的错误都会被自动忽略或者纠正,不至于影响胎儿的后续成长。

相比较起来,现在的计算机的容错性就差的太多了,大型程序崩溃死机是常态,更大的缺陷还是能耗惊人。

以精卫超级计算机为例,它的一百万颗基因四号芯片全功率运行需要二十万千瓦的电力支撑,占了整个擂鼓岛用电负荷的三分之二左右,一颗芯片的能耗差不多等于一个成年人日常能量消耗了。

如果按照这么大的功率制造一台生物大脑,那么能达到什么样的算力呢?或者制造一个全新的生物,那么是不是可以比恐龙更大更有威力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生物可以通过获取自然界随处可得的有机物无机物产生能量,维持自身的运行,不必依赖现代的工业体系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从能效比来说更高,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

程飞的电话打断了曾凡的思考:“老大,我到香港了,在金紫荆广场,会展中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