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2 / 3)

者更多,听到这个消息后,有能力的病患第一时间赶来香港就医,各家有临床试药资格的医院床位比以往更加的紧张了。

九种抗癌病毒完成后,想要通过临床认证,药剂就不能频繁变动,在没有发现重大缺陷之前也不需要改进。

曾凡的研究重点已经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一种同样让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就是俗称的艾滋病毒。

其实研究艾滋病也出自偶然事件,医院最近送来的几位白血病患者细胞样本中发现了艾滋病毒,这种病毒名气很大,出于好奇心,曾凡将病毒分离出来单独培养,想看看能不能研究明白。

白血病发病原因也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细胞恶性增殖,致癌基因以及病变细胞各有差异,根本的发病原理和其他癌症差不多,因此抗癌病毒修改后也同样产生很好的效果,不需要骨髓移植就能恢复机体造血功能,达到治愈目的。

只是白血病癌变细胞来源有多种,骨髓系,淋巴系以及其他系癌变细胞又各自细分好几种,后续开发出来的九种抗癌病毒,有三种是专门针对这些白血病,他也不确定后续随着积累的临床数据增加,能不能找到这些致癌基因的共同标靶,整合成一种治疗药剂。

白血病致病原因中有一种就来自感染艾滋病毒,这种病毒主要入侵目标就是某种特定的淋巴细胞,淋巴系统是人体内的防卫系统,被病毒入侵后的部分淋巴细胞功能缺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对某些类型细菌病毒入侵丧失抵抗力,任何一点小病都有可能造成致命危险。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也分为多种: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简称nk细胞,它们都来源于骨髓内的淋巴干细胞。

艾滋病毒入侵的目标就是t细胞中的一个种群,淋巴细胞每个种类都有自己的功能,多个种类系统合作来抵抗入侵,其中一个种类细胞功能丧失,必然导致整个系统功能紊乱。

淋巴系统紊乱后,外部入侵负担加重,某些淋巴细胞内部更容易出现基因变异,从而促进白血病的发生,抗癌病毒能消灭癌变细胞,但是对付相同类型的艾滋病毒就无能为力了。

曾凡在港岛大学上课的间隙,主要是泡在图书馆中查阅各类期刊杂志,了解艾滋病相关的资料信息,思索对付艾滋病毒的办法。

艾滋病毒外形好像一个多面体构成的球状,表面长满了细长的小蘑菇,直径在一百纳米左右,主要由包膜与核心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