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求知(2 / 3)

业。

主营大张馅饼,尺寸就比照这里的披萨,做起来速度快,吃起来香,第一天营业就卖出去了五十多张,让他们俩人信心大涨。

其实他们并不是独一份,附近还有卖墨西哥肉饼的快餐车,都是牛肉馅,调制方法不同,味道也差别很大,人们的口味不可能完全一致,总有喜欢的人。

开张几天后,差不多全校师生就都知道了华国馅饼,每天能稳定卖出去一百多张,曾凡的午饭晚饭都有着落了,早饭在食堂解决也不错。

他们主打的是牛肉馅饼,当然也有几种其他素馅,偶尔换一个口味也不错,主要就是方便快捷省时间,学校里不缺工作狂学习狂,时间都格外的宝贵,食物能补充营养就够了。

曾凡上的课不只有本专业的课程,还有很多其他不相关的课程,只要他感兴趣,又和其他必须要上的课时间不冲突,他也买了课本去蹭课,大多数教授对多几个学生听课也没太大反应,学生提问一样耐心解答。

他将学校的所有教室,课程,时间,以及教授等各种数据收集起来,根据他的需求写了一个程序,自动排列出一个学期的课程表,随着他的学习进度,课程表还可以随时调整,确保每节课的时间都能利用上。

别的大一学生第一学期报七八门课,他报了十几门,还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去听那些没报名没有学分的课程。

很多课程听过几次后,老师没讲完,他已经学完了,马上再换下一门课,有时候他真希望能有分身术就好了。

后来发现去听课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和教授混个脸熟,很多他想问的问题不在人家讲课的范围,课堂上也不好提问,不如直接课后去问。

课后问人家也不一定有时间回答,还不如发邮件提问,有时间有意愿的教授自然会回复,于是他又收集了全校教授以及研究员的电子邮箱,自学的过程有疑问就给相应领域的教授发邮件,愿意给他回复的就多问几个问题。

不愿意搭理他的教授,他如果必须提问,那就去蹭课,先去混个脸熟,大部分教授对学生还是很通情达理,认识后乐于解答他的问题,也有少数臭脾气的教授,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敬而远之。

开学不过十多天的时间,他就从最开始的忙忙碌碌变得游刃有余起来,不再每天各个教室乱窜,忙着上课了。

曾凡大部分时间在卧室或者图书馆看书,少部分时间才去上课,至于学习的进度,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那个在书店兼职的学姐玛丽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