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不务正业(2 / 3)

“我提前告诉你了,怎么能算欺骗呢?”

“你这软件做出来卖给唱片公司一定挣钱,那些歌手不用辛辛苦苦的录歌了!”薛燕笑道。

“我想做的是模仿各种乐器声音的软件,模拟人声软件容易被人利用作假,我反正不会做,出了事情到时候说不清楚!”曾凡说道。

离开食堂,薛燕回宿舍了,曾凡直接去教室学习,这才是他现阶段的主要事情。

距离晚自习还早,教室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复习了,相比较而言,曾凡算是这个班最不用功的学生了,可是他每次测验的成绩都有所进步,班主任也不好说他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成绩能进步,老师也管不了那么多。

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海量的卷子试题,在曾凡这里很快就背完了,他还有大量时间可以读书,从薛燕家里搬来的那几套书他才看了一小部分,书桌里每天都放着几本,空闲的时候翻看学习。

他现在正看的是陈寿著,裴松之备注的《三国志》,相比明代罗贯中根据民间话本编写的小说《三国演义》,正统史书《三国志》的名气没那么大,但是小说的普及也让那一段历史为人熟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蝉,周瑜火烧赤壁,诸葛亮空城计等等,都是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

现在看了正史,曾凡发现那些故事很多完全没有记载,很可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即便是正史,也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史官编写,真实性也不能完全保证。

三国时期造纸术并没有普及,书籍大多数还是竹木简为主,很多事件都是口耳相传,即便是当事人的口述,也不一定靠谱,更何况几十年后的陈寿,百年后的裴松之了。

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不容易作假,可信度应该很高,至于那些人物的具体事件,估计很多都是以讹传讹,可信度都要打个问号。

尽管如此,这些史书也是传承了一两千年下来,哪怕只有一半可信度,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为了收集勇敢的心原声碟音频,曾凡也在网上了解了一下电影的背景,电影故事来自现代人的一部小说,小说当然大部分是虚构,故事来源则是十六世纪一个盲人吟游诗人的史诗,和三国演义取自民间话本的背景倒是差不多。

不同的是三国演义事迹我们可以有《三国志》对照,那民间诗人杜撰的史诗有多少可信度,就很值得琢磨了,华莱士的事迹口耳相传三百多年,后人加了多少水分谁也不知道。

他们的吟游诗人和我们以前的评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