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四号研究院(2 / 3)

新型探测器的尺度缩小到了十微米以内,算是一个极简版女娲飞船,只集成了通讯探测和超光速飞行的能力。

理论上可以在同一个维度宇宙内和女娲四号进行不限距离的实时通讯,具体的效果还有待验证,曾凡发现的各种结界对量子通讯的屏蔽能力太强了,他也不确定这个通讯靠不靠谱,联系不上能自己飞回来也行,几天时间他还等得起。

为了确保可靠联系,曾凡新做了一个绿星标准的计时手表,集成了微型通讯器和很多其他的特殊功能,可以实时和女娲四号保持沟通,他新学会的脑波交流技术也用上了,只需要想就可以,不用**一样的自言自语,和他的多任务大脑正好完美搭配,通讯的同时不影响他做别的事情。

新型探测器结构已经最精简了,也需要九个复合结界,曾凡花了七天时间才做出五个探测器,被他偷懒的命名为绿星一号到五号,安装上四号研究院的配套设备,出发去最近的几个星系侦察。

研究外星探测器临时降落的这个小行星,当然也不是普通的石头行星,而是极为罕见的铂族金属行星,铂、铱、铑、钯四种重金属元素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其中又以铂的含量最高,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根据女娲四号的详细测量数据,这个直径超过三百公里的不规则球状小行星的质量是三后面十七个零的巨大数字,单位是吨。

八个零一个亿,十六个零两个亿,粗略计算就是三十亿亿吨,这些金属的稀有程度超过黄金,这个星系已经探测过的十几亿颗陨石中,这四种金属的含量排在最后十几名,储量几乎都集中在这颗小行星上了。

小行星的尺寸已经超过了飞船空间的收纳极限,既然稀有,曾凡当然不愿意放弃掉,他的大宝剑+能量刀也有切割限度,一块块的挖那可就太费功夫了,四号研究院按照他的要求设计制造出了六台大型激光切割机,

x33十几分钟就将整个小行星分解成了二十七块,将飞船上面的空间几乎全部装满,他的十几个**戒指也占用了大半。

曾凡第一次感觉自己的空间不够用,看来不能光研究陨石,也要试着制造四级空间了,这才一个不太大的小行星装起来就这么费劲,已经探测出来的那么多宝贝怎么办?扔在这里太可惜了。

光靠**空间,自己再做一万个也不够装,必须要四级空间才行,哪怕只有一个,也足够把小行星带的陨石全部装下了。

可惜那种菩提树的异形空间压缩比有限,不然也能省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