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参观(2 / 3)

三峡三十多台发电机组总功率还强啊!”

“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年时间建造出来的,简直是奇迹!”

“即便有全部技术,没有几十年,也做不到啊!”

“靠人类自己,几百年也不行,这是纳米机器人的成果,新的变革时代要来了!”

科学家们一堆一块的开始分散参观,曾凡,侯成跟着孙威,朱司令还有几个军官走在一起,反应堆两侧都有向上的楼梯,也有全透明的观光电梯。

“这个大家伙都靠那个机器人小姑娘操控吗?”站在电梯里孙威向曾凡提问道。

“她是舰长,只负责规划航线,下达命令,具体驾驶要靠三千名太空机器人,指挥万亿数量级的纳米机器人,负责具体执行!”

“就是通过你说的那个量子芯片?”

“对,第一代功能还不太完善,这也是我们最近努力的重点!”

“需不需要帮忙?”

“这方面的技术我们可以全部开放,也可以提供产品,不过我对外部帮助不抱太大希望!”曾凡也有自负的时候。虽然理想中完美的量子计算机体系还没构建出来,这一年来不断的研究改进,他的理解不断加深,他相信那一天也不远了。

全透明的观光电梯已经升到了顶部停下,他们走出电梯,两边是一侧面对中央反应炉大厅的走廊,靠近边缘是全封闭玻璃屏障。

侯成屈起食指敲敲厚厚的玻璃屏障,笑着开口道:“你们这地方防范挺严密啊!”

“防范确实严密,但是这层玻璃屏障可不是为了防范,主要是为了保护,全功率运行这里温度高达二百多度,这层玻璃隔热,也能回收部分能量!”

他们沿着走廊边走边看,一直没有说话的朱司令问道:“你们这个飞船最多可以带多少人去月球?”

“只是短期旅行的话,带足食品和水,五千人没有问题,如果是长期维持,这里的维生系统只能保证两千人正常生活!至于维持多久,那就要看去什么地方了!”曾凡解释。

水和氧气的循环系统还好解决,主要是人类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必须能自给自足,这里毕竟面积有限,蔬菜,粮食和肉类的生产系统规模不可能太大,两千人是最合理的规模,这是完全靠飞船补给的情况下。

他们乘坐另一部电梯上到了大楼顶端的天台上。

整个天台和几天前在月球的时候有了很大变化,爬虫一号的小球不见了,天台一片平坦,除了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