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回归(2 / 3)

个人档案中选了一个,连面试都省了。

他和李虹来的比较早,没想到周明春来的更早,还组织个欢迎仪式,怪不得擅长人际关系,让你拒绝不了,还不得不领情。

打开桌上的电脑,开始翻看最近的公司邮件。

旅游的途中,曾凡也并不是不管不问,空闲时间也会看一次,因此积压的也不过是最近几天的内容。

超级智能的存在,使得他这个挂名的技术总监工作变得很轻松,没有那么多程序版本需要迭代升级,也没有大的bug需要修改,他最初设计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开发的一些框架接口,现在还用的挺好,改组后几个新的公司也慢慢的都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他都感觉这份工资拿的有点不好意思了。

刘一凡他们的人脑输入研究并没有太大进展,当然相比以前已经是实质性突破了,只是这个突破之后距离实用还有很多难点。

现在他们几个人都能通过头盔接收到用徐欣脑波编辑的一些简单信息,一句话,一段话,更长一些的文章也可以,就是准确率会降低。x33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收并理解信息内容,经过公司内部大量测试,进行过游戏舱脑波训练的人更大概率能直接接收理解,通过中级测试的人基本都能接收,没有进行过训练的人,只有极少数能接收到。

就好像电报的收发,接收发送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专业训练才行。

这还只是简单一维的信息,人脑波传达的内容可以很丰富,还有平面图片,立体图形,更复杂的动态内容,更抽象的定理,数学公式,音乐,冷热香甜的感官信息等等。

这些更复杂的脑波信息他们的解析软件很多也解析不出来呢,更别说反向输入了。

研究没有进展,他们的实验条件却有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实验用的头盔和游戏舱增加很多,大型医院才有的测量设备,专门改装的医疗ct设备,核磁共振设备,脑波监测仪等等不止一台,还有更多曾凡也不认识的设备。

光是专业的实验室,检查室就占了两层楼的面积,新增加的研究人员也多了十几个,再加上这些人的助手,最差的也是硕士毕业,跟刘一凡参观完两层楼的十几个实验室,曾凡更是压力山大。

回到刘一凡的办公室,坐在待客用的沙发上,问道:“是不是感觉公司的变化很大?”

“我觉得自己更像个混子了!”曾凡的真实感受。

“呵呵!你的心态还是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