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废漕改海(1 / 4)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校就在张嫣的服侍下早早起床,用过早饭以后便前往了乾清宫办公了。

昨天好事连连,再加上昨日下午的休息,让朱由校的精神抖擞,心情好上不少。

只是他刚到乾清宫门口,就看见掌印太监魏忠贤朕拿着一堆题本在门口恭候他。

一见朱由校来了,魏忠贤连忙走上前,笑着对着皇帝道:

“奴婢又给陛下报喜来了。”

朱由校一听这话,当即来了兴趣,饶有兴趣对其说道:

“这几日正是好事连连,快说说有啥好事。”

“是孙元化,今早孙元化的题本递到了通政司,奴婢记得陛下说过,只要是他的题本第一时间要交到您的手上,因此这不第一时间送过来了。”

朱由校闻言便略微思考了一下,孙元化走了差不多快一个半月了吧。

记得他走的时候,自己嘱咐过他,让他随时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写下来,随后给自己送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送到了。

“按照时间,他已经到江南了吧,走进去说话,真要好好看一下。”

朱由校说着就领着魏忠贤进了乾清宫,略微坐下后,接过魏忠贤递过来的题本,仔细看了起来。

魏忠贤也知道朱由校对内容很是关心,也不敢多有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给皇帝端茶递水,好生服侍起来。

果如朱由校所想,孙元化就是到了南直隶的上海县,才写的题本,他也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详细写了下来。

不过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写了两个事情。

第一个便是海运之快捷。

孙元化是九月十五日出海的,但仅仅用了半個月多一点,到十月初就到了松江府上海县。这么快的速度着实让孙元化感到惊讶。

他本就是上海县附近的人,之前也从上海县出发前往北京,但如果走运河北上,单人最快也要二十多天,慢的话则需要一个月左右,如果还早夹带货船的话,那就更慢了。

但海运却要快很多,哪怕是货运也只需要大半个月时间,时间与效率要远远大于漕运。wap.bΙQμGètν.net

并且就其成本而言,海运一路上只需要进港、出港交税,路上没有所谓钞关收税,自然也不会受税率的剥削,其中的成本也会降低不少。

因此孙元化在题本上大力称赞海运的方便,也建议皇帝试行漕粮北运,这样既节省成本,又节约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