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移民战略(一)(2 / 3)

水东两地的苗民村寨编户齐民,所以屯田等人自然主要是从当地的人而来。

沈灌见状便想出言回复,但是他突然反应了过来不对劲。

皇帝既然都这么问了,那么在他心里自然不可能是只倚靠水西本地的编户齐民了,他的心中怕不是已经有答案了。

但皇帝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沈灌不由的开始思考起来。

但就在此时,叶向高却最先站了出来。

“陛下说的甚是,水西本地苗民本来就不喜耕作,再加上官军刚刚平定水西,如果再倚靠他们怕会生乱。

贵阳虽是贵州布政司治所所在,但也人口稀少,其自身人口尤为不足,从那里招募民众去水西耕种怕是更为不妥,微臣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妥当。”

朱由校见他这般说,就知道叶向高定猜到了自己心中所想,于是顺着他的话说道:

“爱卿但讲无妨。”

“陛下,去年辽东、山东、淮河一带大旱,赤地千里,流民众多。今年辽东又是大旱,因此今年京畿大多都是山东逃荒而来的灾民,得亏陛下从内帑下拨上百万两赈济灾民。

并且京畿地区用人的地方甚多,朝廷又大开海禁,让不少灾民有了生计。辽东都司又招募灾民大兴屯田,以工代赈,拯救万民于水火,这才把损失降到最低。”

沈灌一听叶向高这么说,就暗道这个叶向高果然厉害,居然这么快就知道皇帝要干啥了。只见叶向高顿了顿,接着说道:

“但饶是如此,天灾岂是人力可以避免的,山东等地流民依然众多,许多人都寄希望于来年老天开眼,有个好天气,让百姓有个活路。

但臣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朝廷给灾民另寻一条活路。即学习招募灾民前往辽东屯田之法,招募灾民前往贵州,特别是前往水西等地耕种。”

朱由校听着叶向高的话连连点头,叶向高说的正是自己所想的,就是要向贵州大兴移民。

这两年才只是山东、辽东等地天灾,等再过上六年后,那就是整个北方大范围,持续性的旱灾。

那个时候哪怕是有座金山银山也不够救济,所以朱由校一直很重视屯田移民的事情。

前世看了许多网络小说,都说在明末鼓励民众移民东南亚,移民新大陆就可以解决流民问题。

但朱由校穿越而来后,发现这些移民海外的想法都是扯淡,完全不靠谱。

且不说移民需要多少船,能不能造出来,就说百姓愿不愿意上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