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西南构想(二)(2 / 4)

沈阁老,贵州文教与其他布政司相比本来就弱,现在贸然增加二十人名额,恐怕极为不妥,有违科举为国取材的本心。”

看到二者马上就要吵起来,朱由校连忙摆摆手。

“好了,此事朕自有决断!”

刚准备出言反驳的沈灌见皇帝发话了,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反而躬身听皇帝训示。

“依朕看,沈爱卿说的很对,就应该增加二十个名额。甚至在朕看来,这二十个名额数量还少了,只不过贸然增加太多着实有些不好,不过也可以增加一些贵州布政司的监生名额。”

朱由校此话一出,朱国祯当即就拱手而言:

“陛下万万不可,贵州文教确实偏弱,书院都没有几所,扩大名额着实有些不妥。”

朱由校呵呵一笑,笑着朱国祯解释道:

“朱爱卿,你说的这些朕确实知道。不过正是因为贵州文教弱,所以才更应该扩大名额,并且朕还觉得,可以暂时特许其他布政司的秀才酌情前往贵州考试。”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讶,这自古以来都是什么地方的人只能在什么地方考试,皇帝怎么会突然特许其他布政司人来贵州考试呢。

朱由校见众人面露疑惑之色,也不意外。于是不紧不慢地解释起来。ωωw.Bǐqυgétν.net

“正如朱爱卿所言,贵州文教与其他布政司相比本来就弱。而现在水西、水东平定,朝廷在这两地设置府县,其中县城不下十数所。

这些地方都是新设置的府县,条件艰苦,且不说士子愿不愿意去那里推行教化,就说贵州的士子够不够填满这么多地方都是个大问题,因此朕才想了这个法子。

朝廷可以暂时特许其他布政司的秀才酌情前往贵州考试,但有一个前提,便是这些秀才必须前往贵州的官学或者私学内教书,以三年为期限,只要教满三年,便可参加贵州的乡试。”

朱由校的法子很简单,就是照搬后世鼓励人才支援艰苦偏远地区,到时候考试可以酌情加分或者优先录取的政策。

明朝科举绝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中的难度比高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特别是一些文风很盛的地区,比如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科考难度堪比地狱级。

反观云贵等边远省份,人才匮乏,甚至生员都不够,科举难度很低,江南地区的考生去了那边简直是降维打击,很容易便可考上。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科举移民,为了更容易通过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