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朱由校的建议(2 / 3)

强迫百姓,而是要让百姓自愿兑换,心中疑惑更甚,不知道皇帝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看见众人疑惑的眼神,朱由校略微思索后,有条不紊的解释起来。

“徐爱卿刚才说过了,制造银币有八分(8%)的利润,制造铜钱有八成到三成(80%-30%)的利。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正如刚才朱爱卿所言,强迫百姓兑换只会徒增矛盾,还让百姓反感,到时候定会重演神宗朝反抗矿税之事。

因此朕的想法便是让利,唯有让利于百姓,百姓才会主动把白银换成银币,还不会怨恨朝廷,反而会感谢。”

让利?

看着皇帝这般说辞,在场诸人最开始一懵,随后就明白啥意思了。

皇帝的意思太明显不过了,既然不能强迫,那就把朝廷铸币的利润让出一点,给愿意前往宝泉局兑换银钱、跟铜钱的人。

“就是不知道陛下想怎么让利,让几分利。”

这时朱国祯也不再出言反对,反而对皇帝“让利”的想法甚是感兴趣。

“不需要多,白银八分利,只要让两分利就可以了。铜钱也不宜过多,只要五分利便可。”

此话一出,众人也开始盘算起来,许多人想着想着也纷纷点头起来。

“如此甚好,如果让利于百姓,百姓定会愿意主动把手中的银两、铜器兑换成银钱,铜币。只是铜钱让利是否太少了。”

朱国祯觉得皇帝说的甚是有道理,但心中也有些疑惑。银钱还好,铜钱的利润高达八成到三成,但现在只让利五分,这未免太抠搜了,既然让利就应该让大一些才行。

只是他话刚说完,叶向高就摇摇头站了出来。

“不可,依我看这利让的还高了。让利五分,价值一百文的纯铜可兑换一百零五文,别看这个数额不多。但这等好生意定会让许多人趋之若鹜,甚至还会怀疑朝廷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呢。让利四分、三分都是可以的。”

朱由校听着叶向高这话,心想叶向高果然对财税、数字一事敏感,立马知道了其中的关键。

这个让利确实不高,但正因为不高才会让百姓相信。

如果直接打出让利一成,肯定没有人愿意过来兑换,唯恐朝廷会欺骗自己。

“确实如此,不过也不能太低了,太低就没人愿意兑换了。并且还不能大规模放开兑换,只限于宝泉局所在地,不然蜂拥而至,定会出现混乱。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