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设府辽河口(2 / 3)

不缺人,流民、移民众多,而是缺的是生计。只要有了生计,百姓也就有了希望,也就不会做乱了,这何乐而不为呢。ωωw.Bǐqυgétν.net

“依我看,不仅要继续以工代赈,还要继续改卫置县。对了,改卫置县的题本朝廷批复了没有?”

听到杨涟的询问,熊廷弼点点头。

“你也是贵人多忘事,当然批复了。盖州卫其实还好,其本身都是辽南重镇,改盖州卫为盖州府,倒也恰逢其时。自从开海以后,从五月开始前往盖州卫的船只络绎不绝。

盖州指挥使同知卞为鹏几次给我发文,说现在船只众多,要求辽东都司增派人手。现在改府以后,他的压力也会少很多。”

听着熊廷弼的解释,杨涟也放下心来,改卫置县一直是他的主张,这么做不仅可以改善辽东的民政,还能让推进屯田,他一直是大力支持的,但他知道其中也有一个难点,于是开口道。

“盖州卫都还好说,其一直是辽东海运重镇,建制齐全,改制起来也简单。但现在要在辽河口修建城池,建立新府,这个怕费时费力,需要一番功夫。”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当时确定改卫置府的试点后,对于改哪一个卫却众说纷纭。

最后还是杨涟跟熊廷弼力排众议,在咨询了皇帝的意见后,终于确定除了改盖州卫为盖州府外,还要在盖州卫的西北方向的辽河口新建城池,建立府县。

最初确定好以后,辽东都司的很多人都不甚理解,原本好好的卫所不改,为何还要费劲心力去新建城池呢。

这一点杨涟最开始也很疑惑,但收到皇帝的诏命以后他也逐渐明白其中缘由了。

那便是海运!

目前辽东主要的港口还是盖州卫,其他的地方如金州卫(今大连)虽有良港,但距离辽阳太远,海运至此再陆路运至辽阳极不划算。

所以现在江南、山东、天津的船只都会在盖州卫的港口登陆。但盖州卫其港口不大,海湾也小,如果小规模海运那还可以支撑。

但如果是大规模海运,按照他们的港口规模,根本无法支撑那么多船只。

因此就需要一個距离辽阳比较近,还水运方便的天然良港,而辽河出海口的位置就甚为适合。

如果在那里设府县,那这里就是距离辽阳最近的出海通道,船只抵达这里后就直接从陆路运至辽阳。

亦或者沿辽河北上,至辽东与辽左的必经之路牛庄堡,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运都是极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