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图书馆的设想(1 / 4)

皇帝准备开设京师同文馆的事情,迅速通过内阁下发给了六部。

刘一燝、叶向高等东林人本就跟西法党相善,因此也乐见其成,并未有阻拦。

只有浙党等人群情激奋,暗道陛下真是糊涂,这些西教僧侣要求教徒不尊孔子,不跪拜父母祖宗。

这等违背天伦,大逆不道之徒,朝廷怎么能重用呢,还要翻译他们的典籍,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特别是沈灌反应最为激烈,他可是南京教案主要主持者,如果这个口子一开,那他之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他的威信如何自持。

因此看见皇帝的批红,他也不管皇帝的看法,请求面见皇帝,必须要当面陈词。

朱由校也早就料到沈灌的反应,毕竟这么大规模的翻译著作,是以前很少有的,更不要说西洋这地方许多人都没有听过,自然抵触也大,反应也剧烈,相信用不了多久,不仅仅是浙党,其他保守的朝官也会上书反对此事。

“陛下,这西教居心叵测,让教徒不孝顺父母,不祭拜祖先,这与中华之礼背道而驰,大相违背,居心叵测,臣跪求陛下切不可因一时之利,就让这等妖教肆意传播,毁我中华根基。”

沈灌一上来就给西教扣上了一顶不忠不孝的帽子,在以孝治天下的大明朝,这可是罪无可赦的。

朱由校一听他这么说,就知道这个想法不是空穴来风,是许多保守派官员和士大夫的看法,这种不忠不孝的西教要之有何用呢。

只是如果朱由校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他还真信了,可惜他是后世来的人,自然知道沈灌虽然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以偏概全了。

什么不忠不孝,说的太过了吧。

天主教有些礼仪跟规则确实不符合中国,朱由校的想法就是让它跟佛教一样,须得入乡随俗,进行本土化改造,切断与欧洲的联系,到时候什么教皇任命主教、除了上帝外不能跪拜点等等统统废除,既然在大明传播,就要守大明的规矩,否则都不能传播。

“好了,好了,你起来,当年汉朝佛教传入中国,情况比这更甚,不能嫁娶,不能孝顺父母等等戒律,比西教更甚,现在不都好好地嘛,怎么西教就不行了,再说了,朕只是让他翻译西洋著作,又没有允许他们大肆传教,爱卿不必如此焦虑。”

虽然皇帝耐心的给他解释,但沈灌却不能接受,在他看来翻译西洋书籍比西教传播更可怕,以往都是中华向四周朝贡或者蛮夷之地传播文化的,现在这些人居然向中华传播文化,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