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都是给惯的!(1 / 4)

第二份题本同样也是关于屯田的,只不过是京畿总督邹元标跟太仆寺卿董应举联名发来的。

只是奇怪的是内阁并没有票拟这个题本,而是直接递了上来,看来是要他拿主意。

京畿总督邹元标负责在京畿屯田,不过他也不是莽撞之人。

并没有立刻在整个京畿都强力推行屯田,而是京畿的东北,即通州到山海关一块,购置荒地,或者清理一些滩涂地,进行屯田。

而太仆寺卿董应举也是热衷实务的人,之前万历时期便三番五次上书说要屯田,并且想着要亲力亲为。

邹元标见他这么热衷于此事,就把他请了过来,协助自己干这个事,没想到董应举乐意至极,专门上书跟内阁讨了個京畿屯田使的差事。

所以这段时间董应举一直亲力亲为,在京畿西北来回跑,一边招募流民,一边挨个去州县衙门看有没有空余的土地,或者看看有没有士绅能够捐献土地,实在不行花钱买也行。

只是董应举连续跑了有两个多月,忙的年都没有怎么过,但还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每个环节都困难重重,反对,阻拦的人极多。

这让董应举着实难搜,就来找邹元标吐槽,看能不能想办法解决,于是就有了这一份联名奏疏。

最开始朱由校还是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题本,看看有什么问题他能解决的,但越看越气愤,因为他发现,整个京畿官场都在反对屯田一事。

为了让京畿能够行屯田,朱由校特意就让内阁拿了十五万,他再从内帑中拿出十五万,共计三十万交给邹元标。wap.bΙQμGètν.net

邹元标先期拿出十万两给董应举,让他花钱买地,购置农具、招募流民、兴建农舍仓库。

但问题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受地方官的种种歧视阻挠,甚至有些官员当着面一边唾弃,一边骂他,说董应举居心不良,献媚国家,品格卑下,为的是自己的私利,根本不是为了百姓。

甚至当地官府还恐吓那些想要捐献土地屯田的士绅,说以地予屯者目为投献,有意兴屯者诟以奉承,都是居心不良,都不能把土地捐献或者卖给董应举。

有些流民和雇农觉得跟董应举屯田后,缴纳的租子会比较低,所以就跟他干了,但只要这么做的,立刻会有衙吏上门来抓,对这些雇农、流民施以酷刑,让他们不要跟董应举屯田,把他气得个半死。

他怕内阁不信,还举了个例子。

就在正月十五,通州下的一个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