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各方反应(1 / 3)

抄家抓人的场景在沈阳、辽阳不断上演,被怀疑与张家联合通虏的人与家族纷纷被逮捕。

一时间也让城中人心惶惶,不知道是不是下一个抓的就是自己。

辽东三姓中的刘、田两个大族也惶惶不终日,他们清楚地知道张家招此大祸的原因,其实他们也或多或少参与倒卖物资,这种事在辽人中是经常有的事。

因此现在得知张家被抄,川浙军又在辽阳戒严,他们如同待宰的羔羊,唯恐怕步张家后尘,于是纷纷嘱咐把相关账册烧毁,不要给人留下证据。

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在拼命烧毁账册之时,却不知熊廷弼已经通过抄家所得张家来往账目,知晓了他们也参与其中。

只是熊廷弼虽性格暴躁,但能主政一方也不是**,知道这事牵扯甚广,不可能一网打尽,如果越牵扯越多,就怕会更加激发起辽人反意。

树立典型,点到为止,这是他在行动前就有的心思。

因此对于那些没有通敌泄露情报,只是参与贩卖获利的大家族,他准备敲打一下,让他们放点血就可以了。

很快辽阳刘、田两个大族的家主接到了熊廷弼邀请来辽东都司一聚的请帖。

虽然不知是不是鸿门宴,但是总督有请,现在又是关键时候,他们二人也只得硬着头皮邀约而去。

二人乘轿来到辽东都司门口,以前大明律规定只有四品以上才可以坐轿,但在民间这个规定早已荒废,只要有钱也可以随意坐轿。

下了坐轿,二人就见这辽东都司衙门守卫官兵多了一倍,来往书吏行色匆匆,唯恐有祸事上身,不时也有官兵压着许多犯人入衙,准备收监。

哭闹声,叫唤声,求饶声不绝于耳,他俩也发现,这里的许多犯人他们都曾相识,其中就包括张家旁系子弟、仆从、女眷等等。

“二位,熊大人与钦差杨大人正在正厅等候呢。”

一旁引路的书办似乎对这几天衙门的热闹已习以为常,见二人迟疑,不由解释道:

“二位见谅,最近抓的人实在太多,辽阳大狱中也只能关押重要犯人,因此这几日衙中真的是些许吵闹。”

“没事,没事。”

书办的话让两位家主面面相觑,饶是他们见多识广,见此情景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一时无话,他二人也被引入正厅,刚到正厅就看见一个书吏正拿着账册给熊廷弼汇报。

“现辽东张家三百四十六口已经全部羁押,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