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辽人四恨(2 / 3)

,也就答应下来了。

“您太客气了,我刚跟掌柜商量了,茶馆以后每天都会买《京报》回来。以后您就每天来,我下午读完报纸就给您看。”

于是也不打扰,给卢象升重新沏了壶茶就忙去了。卢象升就回到原位,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京报上面所载题本内容不仅在这小茶馆中引起波澜,也在京城内引起轩然大波,并不断向周边乃至江南扩散。

自万历以来,地方赋税上缴不足的比比皆是,以江南最甚。

那些钱是收不上来,还是中间被贪墨了,朝廷并不知道,但现在居然有人提议要追逃历年逋欠的赋税,如果真追补起来,查到什么那就难说了。

再说还有开放鼓励海贸,设关税。

朝廷自隆庆开关后,也在海澄设县开关,实行船引制和饷税制收取关税,收获颇丰,每年关税高达“23400两”!(万历四十三年的数据)

海贸利润是很高,但很多利润有被南北直隶豪族勋贵商人所占,所以为了保持这么高的利益,他们经常建议朝廷实行海禁,好让他们独占利润,现在有听说朝廷准备鼓励商贸,在多地设关税。京城有利益的商人勋贵开始相互串联,看看有无办法。

·······

宫外的波涛汹涌,一切都在朱由校预想之内。

这也是他让邸报刊登题本的目的所在,不把这水搅浑,他怎么从浑水中摸鱼呢。

不过他现在却没心思关心这些,现在他正在看杨涟的上的题本,题本的内容让他有些瞠目结舌。

杨涟那日从京城带两个锦衣卫起身,连忙起身出山海关,驻留两日,便继续出发,经喜峰口,宁远等地,现在已至广宁。

广宁位置极其重要,统辖辽东的三大官员(辽东总兵、辽东巡抚、辽东太监)的衙门均设在此处。

他到了以后也没有直接去衙门拜见,而是直接去当地去了解,微服私访,得到的结果触目惊心。

“臣自从京城出发,夙兴夜寐,写题本前两日便已至广宁,一路臣观民间穷困,多欲经山海关前往顺天就食,问起缘由,边说今岁大旱,盘剥甚多,不得不如山海关苟活。

臣又走访宁远、广宁等地,发现辽人多穷困、富人多剥削之,土地广袤至千倾。今年大旱辽东粮价甚高。

小米、黄豆斗值二钱七分,草一束值二分五厘,葛柴一束值一分五厘矣。

又问路途所遇军士,说每军一日连人带马须得一钱三四分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