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克虏炮(2 / 3)

器工坊,工匠亦有,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尤盛。

那边临近南洋,靠近吕宋等地,与佛朗机人、红夷人接触较多,火器铸造工艺精湛。

特别是广东佛山,乃天下四聚之一,有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之名,两广铁货所都,七省需焉。铸铁、铸炮工匠甚多,广东所需火铳、火炮也多在佛山打造,质量上乘。

现朝廷缺匠师,还请朝廷派人在佛山铸造火器,北上运至京师,还可从佛山聘人匠人北上,以缓军器局之需。

另外南京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在广东于臣来信,说西洋诸国互有敌视,广东海上常有西洋船只相互攻战,舰船沉没甚多,还请让内阁下旨让广东布政司打捞西洋船只,缴其大炮,押运京城。”

“可以,你到时上个题本来,朕详细看看。”朱由校觉得可行。

红夷火炮一事至关重要,现在成果也是不错的。

但朱由校今天试射不仅仅只是看一下,不然他也不会叫泰宁侯陈良弼了。

陈良弼自上次说要整顿京营,朱由校就让他边整顿边另起炉灶,选京营善战之将领,另起一营,严加训练,以为样板。

今天叫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一个月有什么成果,毕竟现在研制这些火炮主要供给的不是辽东就是京营嘛。

“陈良弼,这红夷大炮引进本就有你一份功劳,你觉得今天试射效果怎么样。跟你去年所铸的比起来如何?”

陈良弼今天全程参与,他原本还对徐光启还不屑一顾。

直到看到徐光启用铁芯铜体铸炮法铸造的大炮时,就知道此炮远甚去年自己铸的吕宋大铜炮。

但他并不嫉妒,反而是欢喜。

他原本铸造大炮的目的就是想留一些在京营嘛。刚才又也听到了皇帝与徐光启等人的对话,觉得兵仗局与军器局合铸后,造出的大炮更多,心里痒痒,想求朱由校留给京营一部分。

不能直接要,要先把皇帝哄好,心中便有了谋定,就听见朱由校问他,连忙回答道:

“陛下,徐光启真是大才,臣去年费尽心力才只能按照原样仿制,而徐光启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不仅原样仿制,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研制出了新炮来,让臣佩服不已。

臣认为徐光启按照我朝铸造法研制的新炮,重量轻、花费少、较耐用,已原胜红夷大炮,怕不能以红夷大炮为名了。臣还请陛下为此炮赐名!”

旁边汪伯雨、梁直、何宁等人一听直拍脑门。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