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改革邸报(2 / 3)

岁万岁万万岁。”ъìQυGΕtV.net

“平身吧”

袁可立?这人大名鼎鼎,朱由校后世就听过,大明三百年第一推官,以苏州推官之职,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平息“董范之变”。

又辽沈之变后,出任登莱巡抚,接纳辽东流民,重用毛文龙,重设东江镇,收复辽南。

这让朱由校不由得好好打量了下他。

“张昶,赐座,上茶。”

“朕叫的是通政司使,怎么是你这个左通政过来了”

“陛下,通政司使一直自万历四十七年就有空缺,臣自被今年八月,蒙先皇不弃,暂领通政司事。”

袁可立闻言起身奏报道。

今天皇帝的召见也事发突然,他也不知是何用意,没做什么准备。

“朕明白了,不过也无事。

袁可立,朕对你也是早有耳闻,你在苏州任上怒斥知府李涞,让其羞愧引咎辞职,又审定湖州案,平息“董范之变”,可称是本朝第一推官啊。”

袁可立只在登基时和早朝的时候见过皇帝。对朱由校的印象也只是新皇登基,想要重振朝纲。没想到皇帝刚登基还知道自己。

“陛下如此赞誉,臣愧不敢当,锄奸惩恶,明断是非,本就是推官职责,臣只是恰逢其时,身处其位而已。”

“哈哈哈,说得好,如果多有些你这样的人,那就没有那么多冤案了。”

朱由校摆手让袁可立入座,接着说道:

“朕这次朕让把通政司的人叫过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邸报的事情。”

邸报,袁可立不由疑惑,朝廷邸报自有制度,皇帝这是有何用意。朱由校也看出来他的疑惑,抿了口茶。

“张昶,你去拿一份邸报过来。

袁爱卿,朕昨日让内阁发的诏书你看了没?”

这件事袁可立早已听闻,他也心忧国事,昨日看见诏令,也准备上书言事呢。

“臣昨日便有听闻,昨晚就有许多朝臣开始商讨,准备上书建言献策,也赞誉皇上心忧国事,是我大明之福。”

“哈哈,如此甚好,朕确实就朝廷度支为难,现在朝廷用钱之处甚多,但钱年年不够用,朕刚继位,也没有点石成金之术,只能求告于诸臣了。

不过朕今日看了看上奏的题本,有些奏言确实肯切,甚有用处。

朕就想着可以专门做一期邸报,把朕的问题与朝臣上奏的一些有用的内容摘抄上去,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