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议论(2 / 3)

收藏的煞人香(碧螺春)拿出来泡上。”

刘一燝闻言:“清源兄(邹应元字)太不厚道了,我们来了就普通茶叶糊弄,承宗兄来了,就拿煞人香出来,我们也要喝,哈哈哈。”

左光斗听到笑着打趣:“这可不能比,承宗现在日讲官,责任重大,你没听他说,今天日讲第一天便被陛下留下问答,并用膳,看来皇上对他这个老师也是喜爱有加。”

孙承宗听他们一说,连忙摆手。

“诸位真是折煞了,承宗只是个日讲官,能做的只能是尽力准备,讲解,让皇上有所收获。所幸今日看陛下也是尊师重道,勤学好问之人,这真是国之幸事。”

在座等人听到后,也皆感慨。

作为明朝儒家士大夫,学而优则仕,遇明君,达则接济天下,救世安民,一直是他们的**理想。

万历朝东林党式微,不被重用。所以他们把宝压在了太子朱常洛身上,最后朱常洛成功登基,他们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翻身了,没想到明光宗朱常洛暴毙,没办法扶朱由校上位。

幸运的是朱由校的表现看起来还好,心忧国事,也锐意改革,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

杨链沉思片刻,打断了平静。

“皇上勤学好问是极好的,但是就容易受奸臣蛊惑,现在方从哲退了,但最后却向陛下建言推行考成法,其目的就是要阻断言路,现今考成法推行已成定局,朝中齐楚浙宣等奸党势力仍然很大,我们不可不提防。”

孙承宗在屋外就听到了杨链与刘一燝的争论了。

杨链为人正直,不惧权势,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自然会对于考成法的推行以及刘一燝没有提前说出方从哲会推举他的事说出有意见。

但事已至此,多说也无益,只能规劝道:

“文孺(杨链的字说道)勿忧,方从哲退了后,现在内阁中三人,只有沈灌一人是浙党,等明年孙如游等人到京任职,内阁东林人士众多,浙党等人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再说陛下不爱虚言,喜实务,我看这也是推行考成法的用意。

我们只要顺其道而行之,踏实做事,推行改革,只要于国于民有利,陛下自然会亲贤臣远小人。”

孙承宗对考成法的看法也比较正面,整顿吏治,提高效率还是好。

这其实也是刘一燝与邹应元等人的看法。

刘一燝一直也觉得言路太强不是什么好事。他也附和道:

“承宗所言极是,天下之事,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