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争(三)(1 / 3)

朝堂上沈灌正在跟杨链针锋相对。

“考成法确有弊端,但利大于弊,辽东战事每年耗费巨大,从从萨尔浒之战后,至今花费一千八百余万两,国库年年告急,入不敷出。各地官府征召赋税本就是他们职责,朝廷只要严加申饬不要用法酷烈即可。”

“沈大人说法甚是可笑,如果朝廷能严加申饬就能无事,那就没什么难事了。”杨链觉得甚是可笑。

“两害相形,则取其轻;两利相形,则取其重。现今局势,朝堂诸公看的都看的清楚,如今局势,已到不革新不行的地步,臣认为革新第一步就从吏治开始。只有整顿吏治,不让碌碌无为之人居其位,让政令畅通。”

此番话立马得到了在场一些浙齐楚党人的支持。

但左光斗此时站出来说道:“陛下,整顿吏治没有问题,但朝廷却不能不考虑其弊端。

其一考成法对地方官考核,实在过于严苛,怕百姓会深受其害。

其二考成法虽用六科审核六部之事,但却用内阁审核六科之事。导致六科言官受制于内阁,怕内阁势大,言路阻绝。”wap.bΙQμGètν.net

左光斗这话其实就说出了东林党的担忧,也让汤宾尹闻言似乎抓出了漏洞,立刻站出来反驳。

“左御史此言说出了心中所想,看来你反对考成法不是反对它于对地方官或者百姓有多大害,而是怕你们的言路被阻绝。

我听闻南直隶东林书院便整日集会讲学,针砭时弊,抨击朝廷,而六科给事中也多为东林人士,听闻你们在京师也多有集会,会上点评官员,不如意者便联名弹劾,所以你们才会反对。”

汤宾尹此言一出,顿时让左光斗等人难以应对。

作为朝中官员做任何事都必须有大义作为由头,一旦让人觉得你有私利而做事并被皇帝相信,他的**生命也算到头了,无论做什么也不会被别人相信。

所以他们是万万不可承认,反驳道:

“一派胡言!考成法的弊端自有公论,何须复言,本朝设六科给事中,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廷鞫,六掌科皆预焉,六科之权本就是太祖皇帝钦定,弹劾奸党,以正得失,何来以私用权之嫌。”

听到此话,亓诗教却冷哼一声站出来道:

“是否以私用权,是否因私利阻碍考成之法,只要看神宗、光宗两朝事迹即可,东林利用言路弹劾大臣,妄议朝政的事还少嘛。”事实上,的确不少。因为东林就是以这个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