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银荒,亡国危机(2 / 3)

救了大明的同时,也为大明亡国埋下了巨大隐患。

一个白银产量极低的庞大帝国,以白银作为货币,患上了“白银进口依赖症”,问题相当严重。

更为要命的是,大明以前的对外贸易,都是民间贸易。

白银在民间大规模流通,朝廷根本无法掌控国家货币。

白银货币化,标志着原先掌握在官方手中的铸币权,移转到民间。

不受控制的白银货币,冲击着整个社会,后果可想而知。

白银受制于外,一旦外界出现动荡,就会引发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然造成国内社会危机。

而朝廷根本无法通过货币的手段来调节,甚至没有任何意识去防范货币危机。

云逍的这些货币理论,刘太妃自然是听不懂。

张嫣却是听明白了,不解地问道:“大量的银子进入我大明,理应‘粮贵银**’才对,为何一直‘银贵’?”

云逍赞赏地看了她一眼。

这女人不仅长得漂亮,脑子也不是一般的聪明。

也难怪,人家老爹是开银号的,又当过皇后,看问题自然非同一般人。

张嫣说的是事实。

洪武年间,米价为2—3钱/石。

成化年以后,米价有所上涨,达到5钱/石左右。

此后一直到现在,100多年里的米价,一直维持在这种超级稳定的状态。

白银越来越多,应该引发通货膨胀才对。

粮价却始终稳定,并且稳定了100多年。

这就奇了怪了。

“原因很简单。”

“虽然大量白银涌入我大明,但绝大多数白银,都掌握在少数权贵、富商的手中。”

“由于大明的贸易结构单一,仅仅只是生产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商品,不需要拿出大量资金扩大再生产。”

“所以商人们喜欢把手中的银子囤积起来,形成了巨大的白银储备。”

“正是因为白银没进入消费领域,所以没有引发通货膨胀,也就是‘银**’,反倒会出现‘银贵’的怪事。”

云逍一番耐心解释……对于女人,云真人一直都是很有耐心的。

张嫣明白了过来,接着又问:“那为何会出现银荒?”

“大明的白银,自产的极少,主要来自于西方与东洋。”

“就在此时,泰西诸国正在爆发大战(三十年战争),对白银需求量